首页  »  汽车  »  行车安全

买车也有后悔权 无条件退车成为可能?

2010-05-16 15:37:24

来源:大河网

  上周,一个“有望出台”的消息引起广大消费者的极大关注——买房买车可以无条件后悔。消息的来源是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参与《消法》修改研究工作的刘俊海教授,他披露,实施15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即将迎来首次大修,而“后悔权”概念是这次《消法》的一个修改意向。

  消息一出,即引起各界哗然,对“后悔权”的利弊争论不绝于耳。

  新闻背景

  已实施15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将迎来第一次大修。去年10月,修改《消法》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5年立法规划。6月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参与《消法》修改研究工作的刘俊海教授介绍了《消法》修改的大方向和趋势。

  “此次《消法》修改应当着眼于进一步拓宽消费者权益保护范围,扩大该法的调整对象。”刘俊海说。曾经有消费者因购买的汽车出现质量问题而将商家告上法庭,法院最终认定汽车属于奢侈品而不属于消费品。“消费品的范围应当放得更大。”刘俊海认为,修改后的《消法》应包括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享受型消费、个别存在的奢侈型消费等,既有物质商品的消费,也有精神商品的消费。

  “要建立冷静期制度,也就是‘后悔权’制度。原则上让消费者在合理期限内可以无条件退货。还要增加消费者‘安宁权’制度。增强公权力的行为保护。”刘俊海认为,消费者的“后悔权”制度未必适用于所有消费行为,但三类商品交易活动应当适用“后悔权”制度:网上交易;先交钱后签合同的消费行为;交易额巨大的消费行为,如购买汽车、房屋等。

  〔正方〕“后悔权”让人可以冷静一下

  迎来首次大修订的《消法》已经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5年立法规划,由于其与消费者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修改可能涉及的方向及内容变化引来了各界人士的关注。

  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教授公开表示,在新的《消法》中,应该增加消费者的“后悔权”。

  刘俊海认为,“后悔权”并不是一个严谨的概念,其正式称谓为“冷静期制度”,是给予消费者单方解除或撤销合同的一种权利,原则上可以让消费者在合理的期限内无条件退货。消费者的“后悔权”制度未必适用于所有消费行为,但他认为三类商品交易活动应当适用这个“后悔权”制度:网上交易;先交钱后签合同的消费行为;交易额巨大的消费行为,比如消费者购买汽车、房屋等。

  对于目前争议较大的关于“汽车类商品是否适用于后悔权”的争论,刘俊海解释,通常情况下,如果两个市场主体买卖双方经过深思熟虑签定合同、合同生效后,双方都必须严格遵守。但在某些消费活动中,部分商家为了推销一些牟利价值高的商品或服务,首先给消费者洗脑,使其在不冷静、不理性的情况下签订合同,如买房合同、分时度假协议等。实行“冷静期制度”,赋予消费者单方解除或撤销合同的权利,可让消费者在合同签订的法定期限内,如三日或五日,给消费者一个深思熟虑的时期。当然,也要防止“后悔权”被滥用,扰乱市场秩序。

  〔反方〕汽车商品并不适用后悔权

  在“后悔权”观点出现后的一天时间内,网络搜索引擎中关于“后悔权”的词条达到950万条,其中大部分消费者和普通百姓都对“后悔权”持欢迎态度。但事实上,所有的商品中,最难实行“后悔权”的就是汽车这个特殊商品。

  上海汽车销售行业协会专家徐宪成认为,汽车商品不适用“后悔权”这个概念。首先,在目前的汽车消费中,还需要上牌照、交税等一系列手续。如果消费者在办理完手续后再决定退货,相关的手续办理以及退税等工作需要很长时间,同时,退车所退的相关费用还涉及多个政府部门,整个实际操作过程的繁琐定会成为汽车“后悔权”出台的难点。

  同时,汽车在使用后会出现一定的公里数,消费者如果使用“后悔权”把汽车退还给商家,根据目前的行规,退回的汽车只能算作二手车,那么车辆折旧费由谁来承担是另一个争议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将会成为'后悔权'流产的关键。”作为行业专家,徐宪成认为,“后悔权”很难在汽车商品中通用。

  事实上,早在“后悔权”这个消息出台前,汽车“三包”政策也拖拉了好多年,至今没有出台。据悉,汽车“三包”政策一直迟迟未推出的原因之一就是汽车商品在购买后所需要办理的一系列手续,造成了汽车“三包”政策始终停留在“草案”阶段。“要给汽车商品创立'后悔权'还不如直接先建立汽车商品的'三包'来得实际。”在采访中,一位汽车界人士这样表示。

  观点碰撞②

  〔正方〕促使消费者更勇敢地消费

  之所以“后悔权”能够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关键还在于汽车消费中很多霸王条款让消费者深受其害。在目前汽车消费中,消费者往往在购车时需签订购车合同,而合同中的预付款概念则制约着消费者在出现“意外”时无法取消合同,而退预付款则成了消费者投诉的焦点。

  5月初,张小姐预订了某品牌车型,可由于在指定时间经销商未交车,张小姐要求退还预付款,可经销商认为,合同中写明的是:“如果遭遇厂家发货问题,双方可以进行协商”,不同意张小姐的退款要求,所以双方就此问题一拖再拖。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合同都属格式合同,对于预付款的退款方式全是协商解决,就是这种模式让预付款退还成为难点。如果“后悔权”真的实行,那么将在法律层面上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市场上大概有50%的消费者能够退还预付款。虽然这个比例不低,但如果实行了'后悔权',将提高这个比例。”业内人士表示。

  同样,消费者陶小姐认为,如果以法律的形式赋予消费者“后悔权”,可进一步增加消费信心,就可以“有恃无恐”地敢于消费和乐于消费,同时也可促进商家在产品质量和诚信营销中的服务意识。“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实际上还是有提升作用的。”

  〔反方〕后悔权是对《合同法》的一种讽刺

  上海法律专家董嵘认为,目前的《合同法》规定了合同撤销权,即在以下几种情形下,一方可以单方撤销合同:1.重大误解;2.显失公平;3.欺诈、胁迫和乘人之危。这里的合同撤销权行使受到严格的条件限制,因此,通常来说,合同法遵循允诺禁反言原则,即对于一个有效成立的合同,仅仅是消费者“后悔”的理由是不可能支持的。

  同样,汽车经销商认为,汽车“后悔权”的建立欠公平。上海一家东风日产经销商老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签订买车合同后,消费者一旦后悔,这对于合同的严肃性是个很大的讽刺。该老总表示,目前在买车前消费者可以通过试乘、试驾甚至多家4S店对比来进行选择,而且消费者大多有很长的时间在市场上对各类车型进行对比,很少有所谓消费者不了解车型而购买的情况。“签了合同,无缘无故就要反悔,这对于商家来说并不公平。”

  同时,媒体评论员陈英凤认为,“后悔权”简言之就是在合同签订或买卖完成之后再反悔、悔约的权利。虽然,赋予消费者“后悔权”,是意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避免信息不对等导致对消费者权益的伤害,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做法却是对合同“意思自治”精神的违背和破坏,不利于交易的安全和稳定,也不利于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记者观点

  “后悔权”的双赢概念

  从目前情况看,“后悔权”的出现肯定是一个消费者欢迎、商家犹疑甚或反感的规定。因为一旦其付诸实施,则意味着:“无理由退货”成为商家的一种义务。消费者得到了更多权利,而商家的权利却受到压制。表面看,这有点违反公平原则。

  但事实上,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把买卖双方摆放在一个对立面。若把消费者和商家看做互惠关系,就会发现:“后悔权”并没那么“刻薄”。毕竟消费越旺盛,商家越赚钱。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以及一个诚信的体系,是促使消费繁荣的重要基础。而“后悔权”如果能够得以实践,对改善双方的立场及利益都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 相关阅读
  • 行前做足功课 暑期自驾游注意安全

      互动前沿  “暑期举家自驾出游去!”不少自驾游爱好者都想趁着难得的暑假时光,带着家人自驾出外游玩。但在高温酷暑与雷电多发的夏季里,自驾出游就需要比平时更加注重驾驶安全。对此,有业内人士提...

    时间:05-16
  • 夏日自驾游 注意防范处理三大异常状况

      在炎热的夏季,不仅人会感觉烦躁不适,车辆也会因为高温而出现一些异常症状,甚至发生一些危险情况。汽修三厂的技术专家潘师傅提醒车主,应该针对夏季的特殊情况对车辆进行保养,并通过使用中的蛛丝马迹来判断车...

    时间:05-16
  • 驾驶学堂:逃生还是扑救 聪明自救话你知

      “车内电线短路是引起汽车自燃的主因。”据江门市消防支队的代主任介绍,高压电线短路、漏电、松动,或是化油器回火、油路漏油或蓄电池过热都极易导致汽车自燃的发生。特别是在夏天高温的条件下,汽车...

    时间:05-16
  • 乘车安全有讲究 汽车生活的“安全须知”

      6月5日,成都公交车燃烧惨案发生,震惊全国。与此同时,“乘车安全”的概念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研究的问题,这个话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有车一族,而是属于生活在这个离不开汽车的现代社会里的所有人。 ...

    时间:05-16
  • 安全至上小心驾驶 自驾出行完全手册

      行前准备工作  常言道:有备无患,自驾游更是如此。行前的准备是否充分具体,将直接关系到自驾游的质量。  准备各种证照和工具  自驾游一般以2~4辆车同行最好,太多难以组织,路途之中难以协调,经常跑丢车...

    时间:05-16
  • 暑期自驾车旅游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要铭记

    一年一度的暑假已经来临,开上自己的爱车,带上刚刚“解放”的孩子和忙碌了半年的妻子去游山玩水,是很多旅游爱好者的“必修课”。然而,在高温酷暑且雷电多发的夏季进行自驾游,一些必要的行车...

    时间:05-16
  • 驾车自救常识全攻略 切记勤保养和防漏油

      你的车上有灭火器吗?你知道扑灭汽车火灾的常识吗?  如果你的车辆着火或者落水,你知道怎样逃生吗?  你知道自己车上应该有哪些配备吗?你知道车上哪些隐患可能让你陷入危机吗?  我们查询了公安消防系统...

    时间:05-16
  • 带着孩子行车 这些误区你注意到了吗

      东南快报5月27日报道 “六一”儿童节就快到了,驾着“爱驹”带上家中的心肝宝贝儿出行,行车安全,您真的有数了吗?  本周本报请来了福州华大派出所警务中队俞裕康指导员、广汽丰田嘉利德...

    时间:05-16
  • 宝贝,我们爱你!儿童乘车七不要

      很多人在买车的时候,都会把安全放在选择因素的首位,因此安全一直是各大厂家宣传产品的一大卖点。选择安全,因为我们的车上有我们爱的人,我们要为他们提供最最周到的保护,我们希望车内成为他们的安全城堡,而...

    时间:05-16
  • 爱美女性自驾出游必备的五件宝贝

      外出自驾游对女性朋友来说更劳累,自然要比男驾驶员多带几样“宝贝”。  保温饭盒。出门在外,如何吃到热饭是个问题。这种户外保温饭盒设计巧妙,盒盖可以当碗使用,内部有三个塑料微波盒、不锈钢餐...

    时间:05-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