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内线储备升级。
魔兽霍华德的内线核心地位不变,火箭内线升级更多基于四号位软肋改善,毕竟次轮被格里芬虐,西决被格林欺负,实在是不堪回首。莫泰的赛季报销给予火箭四号位致命打击,琼斯虽具备相当实力,但毕竟身高与力量不占优势,被剥夺首发位置即证明他在季后赛已成短板。火箭如果决心升级自然需要引进更具实力的四号位球员,而今夏自由市场的大牌内线小加索尔、阿尔德里奇与希伯特均是明星级球员,火箭想要网罗难度颇大,更切合实际追求还是用诚意、合适价钱与争冠可能性去打动自由球员泰森-钱德勒,前最佳防守球员的防守功力与夺冠经验都是火箭的急需品。
当然,火箭即便采取保守主义,继续保留琼斯与莫泰的四号位配备,再加上约什也是内线即战力(整体状态保持存隐患,且有逐年下滑趋势),却也依然需要完成内线引援。就火箭内线人员构成来看,基本难发挥太多作用的多西与卡佩拉(拼劲值得肯定,但天赋决定上限不高)大可处理掉,从而留出席位引进更具经验的内线老将,抑或招募具备上升潜力的年轻内线潜力股。此前据美媒爆料,火箭已盯上2米11的黑山中锋马科-托多洛维奇,这位欧洲内线除具有海拔高度外,还兼具全面技术与柔和手感,能否在今年夏天加盟火箭值得期待。
其五,更换合适教练。
之前几点俱是针对火箭阵容完善或升级,也都是基于场上因素考量,但恰如舆论普遍诟病火箭最大短板还在于场下教练比拼,某种程度上麦克海尔与科尔之间的差距也是火箭遭淘汰的根源之一。尽管麦帅拥有辉煌球员生涯,其入主管理层后业绩也算可圈可点,但在主教练岗位上他却未有任何拿得出手的过硬成绩,本赛季执教火箭杀进西决已然是他的最大突破。另外,麦帅平日过于松散的管理也是顽疾,未能培养火箭的核心向心力,才造就火箭打硬仗时“硬”不起来,很容易就崩盘成一盘散沙,毕竟禅师杰克逊的“无为而治”哲学可没那么容易偷师。
除此之外,麦克海尔的临场执教也是一大槽点,他屡屡慢半拍的应变饱受诟病,哪怕次轮第六战末节弃用哈登收到奇效,却也是死马当作活马医的舍命一搏,而西决大多数时刻均在谋略较量上被科尔制约。不用去苛责球员的执行力,说到底还是教练的执教能力不足使然,犹记得麦克海尔在05年接受《体育画报》采访时曾表示,“我认为自己并不适合成为一位专职的主教练。”未曾想却一语成谶,火箭如果不吝惜去年与麦帅续约的3年合同,自然需要果断换帅,再择更适合火箭的主帅执教,也是调整升级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