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刘卫锋 张荣霞)今年以来,洛南县强化政策引导,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效能,采取“四零模式”全力破解高龄、独居退休人员认证难等问题,推动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不断提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认证服务“零遗漏”,养老领取乐无忧。聚焦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率100%和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目标,强化政策引导,建立临期未认证人员数据精准推送机制,通过系统智能筛查,精准定位临期未认证人员名单,采取“点对点”推送,全程指导参保单位通过“陕西社保APP”协助退休人员及时完成认证。同时针对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等特殊群体,常态化开展“暖阳行动”,主动提供上门认证服务,确保资格认证“零遗漏”,今年累计开展认证服务120人次,切实保障每一名退休人员的“养老钱”安心领取。
业务办理“零跑腿”,智慧办理更便捷。积极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实施“不见面”服务,拓展涵盖从参保登记到年金待遇核定等17项高频业务线上办理功能。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定期组织业务政策和经办人员提升培训,促使经办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流程。不断简化办事程序,让参保单位和职工足不出户即可高效完成业务办理,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经办人员少跑腿”成为工作常态。今年以来,线上累计处理有效业务信息3000余条,参保单位和群众办事便捷度实现大幅提升。
待遇发放“零延误”,提醒服务疏堵点。因地制宜,超前服务,创新建立全链条、多维度“到龄提醒、核算提醒、记实提醒、认证提醒”等四项精准提醒服务机制,为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筑牢根基。精准建立到龄人员预审台账,根据退休审批文件,第一时间提醒经办单位按时缴纳养老保险费与职业年金,及时提醒单位职业年金缴费完成、提交材料后精准待核算养老待遇,同时提醒单位经办人员按时为退休人员申请职业年金记实资金,并提醒新退休人员尽快进行首次资格认证,全面疏通堵点问题,确保养老待遇及时精准发放到位。
解决问题“零搁置”,权益维护有保障。聚焦干部职工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历史遗留问题,主动介入化解。针对三大林场、交通运输发展中心等涉及跨系统整建制转移人员长期存在的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及资金结算难题,政府统筹推进,组建工作专班,县人社部门积极协调财政、林业、交通等部门和企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专题研判会商,请求上级指导,督促参保单位多方筹措资金,争取政策支持,厘清“老人”“中人”等关系,健全保障机制,历史遗留难题得到圆满解决,有效保障了整体转制人员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