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树洼村种植的20多亩甘蔗迎来收获季,预计每亩纯收入超过1万元。
本报通讯员雷鸣
“来,尝一下!今年咱当地种的甘蔗和南方的一样香甜哩!”11月3日清晨,在洛南县四皓街道柳树洼村生态农业示范园的甘蔗地边,四皓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强对村民说。
甘蔗园里,柳树洼村干部李树宏攥着一根刚砍断的黄皮甘蔗,麻利地切成小节,分给顾客品尝,香甜的汁水顺着甘蔗节直往下淌。村干部王利刚也在一旁忙碌着,将一根根新鲜的甘蔗切断分给顾客。
随着顾客逐渐增多,园区里的务工群众也忙碌起来。这个占地20多亩的示范园里,目前有两个甘蔗品种。眼下,名为“黄金果蔗”的品种已进入采收期。随着甘蔗陆续成熟,前来观光和购买的人络绎不绝。
“黄金果蔗已经熟透,这几天开始采收,一天能卖出去二三百根,基本卖给了周边群众。”王利刚一边利索地采收甘蔗一边说。
“我是通过抖音知道柳树洼有个甘蔗园,在北方没见过,来体验一下。刚才尝了一下,甘蔗汁水比较多,也比较甜。”刚刚选购了几根甘蔗的顾客王文亚说。
甘蔗本是南方作物,在北方少有种植。南方甘蔗为何能在秦岭山区“落户”?
原来,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柳树洼村干部一直在寻找合适的产业。因洛南县种植的水果比较单一,也都是北方常见水果,经村“两委”研究,决定引进南方的甘蔗进行种植。今年3月,几名村干部在去年试种的基础上,自筹资金、流转土地,建起了这片生态农业示范园,种植甘蔗20多亩。据了解,该基地是目前商洛地区唯一的甘蔗种植农业示范园。
“当时提出这个想法以后大家都有忧虑,害怕种不成,怕咱这边的气温不适宜、灌溉不方便。”柳树洼村党支部书记王高平说。
“南蔗北种”,技术是关键。于是村里邀请广西的技术员,在播种、间苗、剥叶等关键环节现场指导;日常管理中还通过上网查询、远程视频等方式解决难题。为弥补温度不足,园区搭建了20个大棚,变露天种植为设施种植;同时新打水井一口,四皓街道还支援了一台抽水车,彻底解决了灌溉问题。
“今年是咱第二年试种甘蔗,通过科学管理,甜度、口感都比去年有提升。”王高平说,“销量比去年增加了很多,特别是附近群众来采摘的人很多,大家对今年甘蔗的口感一致好评。预计每亩纯收入1万元以上,挺开心的。要继续总结经验,探索科学种植技巧,把甘蔗产业做优做强,为强村富民贡献力量。”
放眼园区,一排排甘蔗整齐挺拔,长势旺盛。务工群众穿梭其间,忙着采收、销售,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产业园建在家门口,不少村民因此成为“上班族”。“南蔗北种”为群众蹚出了一条崭新的甘甜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