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去年以来,商南县坚持把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作为践行“两山”理念的具体行动,始终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积极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不断改善和巩固良好生态环境。
商南县制定出台《商南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2024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商南县在当好秦岭卫士上做示范行动方案(2024—2025年)》等文件,与各镇(街道)、重点部门签订《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承诺书》,县委、县政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秦岭生态保护突出问题,全面夯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聚焦各级各类反馈问题,商南县分类建立问题台账,实行“六个一”整改工作机制,采取动态整改清零、闭环销号管理的问题整改推进措施,确保问题整改高效推进;通过协调推进、现场交办、联合督办、发函提醒、通报约谈、明察暗访等方式,督促相关部门加快问题整改进度;率先在全市建立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工作机制,统筹执法力量成立3个联合执法检查督查组,深入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攻坚行动,常态化开展县级联合执法检查,有效确保对区域内秦岭“五乱”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早整改;严格落实“查事先查人、查人深查事”工作要求,持续加强“双查”工作力度,紧盯各类破坏秦岭生态问题线索,不断加大查处力度,有力震慑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违法违纪行为。
商南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绿色重点项目为抓手,精心谋划生态类项目63个,申报市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点项目18个。成立生态资产运营管理公司,搭建“政府+金融机构+特色产品+龙头企业+受益群众”实现平台,发放绿色贷款4.58亿元;深入推进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实施4个镇(街道)“双储林”项目建设,签订17.7万亩碳汇开发权流转协议。全力推进VEP试点,茶海公园、试马红庙核算VEP价值29.9亿元,占全市VEP项目核算总价值的49%。金润矿产公司镁橄榄岩尾矿全量化综合利用技术工业化试验获得成功,中钒昌盛、中剑实业等18家矿产企业完成工艺技改,形成固废尾矿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