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山阳县

山阳创新推行“公民身后事一次办”改革

2025-08-20 08:00:13

来源:商洛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雷艳 阮峰)近年来,山阳县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以“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核心理念,创新推行“公民身后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实现了群众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双提升。
  深化政策落实集成。山阳县针对群众政策知晓度低、部门执行不全面问题,由县民政部门系统梳理殡葬补贴、社保终止、遗产继承等多个事项,编制《“公民身后事一次办”业务政策汇编》,印发“一事项一标准”办理指南,实现政策解读可查化、办理流程规范化、执行标准统一化,既实现了申请人对办理条件、服务流程及各类待遇、补贴、补助兑付情况了解到位、掌握清晰,也有效避免了各部门政策执行偏差。
  深化职责履行集成。山阳县针对业务分散、多头申报等问题,创新实施职责集成模式,将“城镇职工身后事”涉及10个部门17项业务和“城乡居民身后事”涉及10个部门18项业务涵盖政策兑现、待遇停发、权属变更、证件(资格)注销等四大类打包办理,制定《“公民身后事”业务清单》,明确办理事项、办理部门及办理要求。同时,制定统一办事材料清单,实现了群众提供材料次数减少75%。
  深化服务方式集成。山阳县针对流程烦琐、效率低下等问题,构建县、镇、村三级服务体系,依托1个县级政务服务中心、18个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和N个村(社区)代办点,真正实现“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联办(并行办理)、一次告知”。同时,建立“受理—交办—督办—告知”闭环办理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强化协同配合,确保服务流程无缝衔接、高效运转。对特殊困难群众,提倡村(社区)干部“兜底帮办代办”服务,让群众轻轻松松就近办,简简单单省心办。
  深化数字赋能集成。山阳县针对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孤岛”“数据壁垒”等难题,依托陕西政务服务网、县政务大厅和18个镇(街道)“一站式便民服务窗口”,通过在线共享、离线共享、定期交流等信息共享方式,实现待遇停发“自动停”、权属变更类“主动变”、证件(资格)注销类“直接销”、补助兑现类“及时发”。
  深化法治服务集成。山阳县针对继承纠纷、权属争议等问题,创新构建“三位一体”预防化解机制。事前要求继承人在办理业务时同步签订《遗产继承协议书》或《授权委托书》,明确权责;事中由县民政部门聘请法律顾问,为群众提供“一对一”免费法律咨询和调解;事后建立纠纷案例库预警风险机制。实现了继承纠纷类事件零发生,既保障了群众合法权益,也有效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
  自2023年9月以来,山阳县三级服务窗口累计办结“身后事”业务2882件、办结率100%,办结时限由原60天大幅缩减至15个工作日以内,群众满意率100%,真正将“公民身后事”办成了群众的省心事、党和政府的放心事。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