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蟒岭山中

蟒岭山中

2018-07-26 09:06:58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刘剑锋

  洛南县境处于两条浩莽的山系之间,北为秦岭,南为秦岭山系之一的蟒岭,而在中间穿流而过的是洛河。蟒岭西起洛源镇冢岭,向东南绵延110公里至高耀镇东南箭杆岭戛然而止。蟒岭山中有洛南八景之一的“文显翠屏”,有发源于丹凤县的瓮沟河,也有北望阌灵、南通武关、东抵卢氏的三界之要冲——三要镇。

  蟒岭

  宛若一条横卧东西的巨蟒——蟒岭,为秦岭余脉,古称地肺山,亦称中干山,西起洛源镇冢岭,东南蜿蜒约110公里而至高耀镇东南箭杆岭。冢岭,即灌举山。《山海经》曰:“灌举之山(今冢岭山),洛水出焉。”《水经注》说:“洛水出京兆上洛县灌举山。”自西而东南的蟒岭为一条萦回的界限,标出洛南与商州、丹凤的界域;这条界限也是两个流域的分界线,岭北为黄河流域,岭南为长江流域。

  公元859年,唐代大诗人温庭筠从长安城赴襄阳投友,在洛南期间,观地肺之山,留下一首《地肺山春日》:

  “冉冉花明岸,涓涓水绕山。

  几时抛俗事。来共白云闲。”

  同为唐代诗人、元和太和年间曾任山南道从事的章孝标,游蟒岭时写有一首《游地肺》:

  “市朝扰扰千古,林壑冥冥四贤。

  黄鹤不归丹灶,白云自养芝田。

  溪滩永夜流月,羽翼清秋在天。

  高迹无人更蹑,碧峰寥落孤烟。”

  诗中不仅写地肺山,而且写到隐遁于蟒岭文显山中的“四贤”(即商山四皓)以及传说道教大师在洛南炼丹的“丹灶”。

  宋代大诗人陆游在一首《归老》里即写到向往洛南地肺山、天台寺的野逸隐遁生活的心情:

  “归老何妨驾鹿车,平生风雪惯骑驴。

  鬓毛白尽犹耽酒,目力衰来转爱书。

  止足极知于道近,痴顽更喜与人疏。

  著身莫怪无闲处,地肺天台尽有余。”

  陆游还在《次韵范参政书怀》中这样写道:

  “芋栗多储煮复煨,一尘那许到灵台。

  虹穿道室炉丹熟,龙吼空山匣剑开。

  蹑履未成游地肺,掩扉聊欲隐天台。

  桃花荣谢吾何预,一任刘郎去后栽。”

  元人马钰与王重阳6位弟子合称为“北七真”,在一首《系云腰》里,写到其“访秦川,居地肺,结良缘”之事:

  “昆仑山上丹阳子,真得得,遇风仙。

  今生相应前生约,访秦川,居地肺,结良缘。

  离清坎静水生火,婴姹睡,虎龙眠。

  神凝气聚灵光现,驾云轩,透祥烟,去朝元。”

  作者在另一首《化生儿·和重阳真人》里,又写到他“访地肺,恣遨游”的情形:

  “得遇忻然别东州。访地肺,恣遨游。

  水云自在没忧愁。这攀缘,爱念休。

  保护根元二尾牛。运玉汞,倒颠流。

  金丹结正不持修。阐玄谈,般若。”

  横亘西东的蟒岭,不仅是黄河长江流域之间的一道葱茏浩瀚的翠屏,也是一道隆起的诗行,意境清新,韵味悠长,时吟时新。

  文显翠屏

  三要镇东南为高耀镇。高耀曾称“高耀子”,传五代最后一个朝代后周时,有个叫高耀子的侠士,文武兼备,于群山沟壑中筑起城堡,劫富济贫。后赵匡胤陈桥兵变,灭后周建大宋,宋军浩荡而来,欲剿灭高耀子势力,高耀子观其时事,让其子投降大宋,而自己则自缢身亡,既避免民遭涂炭,又保全其忠于后周之志。自此,此地便称作“高耀子”。

  蟒岭在高耀镇铁锁关即箭杆岭处,为这道连绵110公里的山脉画上一个句号。作为一条充满灵性的山脉,她是绝不会这么戛然而止的,于是,她捧出了一座洛南名山——文显山。

  文显山位于高耀镇东南约10公里处,主脊海拔1709米。文显山横峙于天表之际,崚嶒而立于蟒岭之末,宛若天地屏障。《范志》载:“该山地处洛南县城东90里的高耀镇,又名云架山、翠屏山,横峙天表,东连豫省,为县东屏障。”其山峦沟壑之表林木披覆,葱茏葳蕤,飞玉流翠,俨然纵横之翠屏。“翠屏”之名远近皆晓。

  宋人陈岩肖,官至兵部侍郎,在洛南写有《翠屏峰》:

  “削玉横陈开翠屏,东西有路总堪叠。

  向来同识春山面,犹有苍苍九节藤。”

  清人陈绶写有《郭敬初别驾留住其家数日,书此留别并寄前途诸友》(又名《翠屏留别》)一诗:

  “星霜屈指廿余年,旧地重游幸有缘。

  再度兵荒销浩劫,同盟车笠胜群贤。

  逢君忝下留余榻,借马权为访戴船。想是翠屏犹识我,烟岚突峙雨余天。”

  清人陈尔茀将“文显翠屏”列为“洛南八景”之一。他这样描述:

  “文显传,翠屏灿,白云齐,青玉案。

  巍峨一列障鸡头,古松老柏交枝干。

  旭日朝霞相映鲜,晨星夜月染河汉;

  悬岩时有麋鹿游,藤萝千条馢断案。

  颠米落笔画难成,好鸟一声山水青。”

  如果是雨后,如果你有不错的耐心并且还能够吃点苦在山顶歇息一晚,早早起来,你会看到无边无际的云海,排山倒海地涌动于大山之中,把一座座翠绿的山峦掩映其中,恍若仙境;那云雾和天连在一起,浩渺无际,奔涌架驰,仿佛白浪翻卷的大海。人,站在山巅,深深吸口湿漉漉的云雾,心里头所有的东西都会被洗得干干净净;挥挥手,你甚至可以乘着云雾翩然而去……因此,文显山又有一个名字“云架山”。

  文显山为豫陕及洛南丹凤分界地带。东南丛山之中为河南省卢氏县的官坡小镇,南去苍茫群山里为丹凤县庾岭、峦庄镇。

  清中州进士卫文焕撰碑云:“若文显山,其亦分华岱之余波,而檀诸山之名胜者乎,是山崒。然起于苍莽之中,驰奔云矗上下,盘折数十里群峰。……游客骚人,登其上,手攀日月,足踏云霓,超然世外,别有天地。或行吟于崆洞,或留咏于峭壁,任意盘桓,往往数日不归。”

  沿山涧沟谷,于草树间攀缘而上,一道历尽沧桑的残破寨墙横卧山脊。高约5米的寨墙为一道寨门,供人出入。穿过寨门,于荒草中盘旋而上,即为文显山古寨遗迹。环古寨的寨墙有10个垛口(炮眼)和生铁铸的火炮等。寨墙有东、西、北三道门,内建有玉皇殿、祖师殿、禹王宫、龙王庙等完整的建筑群,另外还有几块记录着这座城寨历史的碑刻。山上之建筑起于明代。卫文焕撰碑曰:“第见山麓之上,有前明弘治三年之遗钟焉。”遗钟何在?泯然不晓。《范志》载:“旧志注,上有兰若,明代所建,旁有风洞,云洞,中有清泉。每岁八月初一日,游人如织。嘉庆辛未年重修。”

  清人所撰之《文显山庙碑记》中这样描述山上之庙宇:“当山之巅,遥望轻烟拂罩,彩云缭绕者,玉皇殿也。由殿右西下而东折,履巉岩披蒙茸石泉涌出者,龙王洞也。由殿左东下而西折,空中有殿,殿上有阁。楼台参差者,祖师洞也。不数武石檐高耸,天然结构者,诸圣洞也。”

  可惜,山上建筑大半毁于“文革”,但是,有一副对联留在这里:“山门不锁白云封,古庙无灯明月照。”

  临于山巅,四望山峦苍茫,群峰起伏,幽谷深壑,纵驰天际。

  山的南侧为悬崖绝壁。一条小径自上而下凿壁而行,小径上甚至有木椽搭建的悬空栈道。道上,绝壁压顶;道下,深渊无底;风从脚下凛凛而过,松涛阵阵,鸟鸣丛林,奇险惊人。

  小径旁有山洞,洞内有一泓清幽幽的深潭,潭边建有一小屋。公元1980年,一个来自河南卢氏官坡镇名贾成宇的道士,登上文显山,再未回过家门,直到2013年去世。在这33年里,贾道士就住在深潭边的小屋里,听风听雨听山,守着苍凉荒寂的文显山。贾成宇逝去后,又一年轻道士来到文显山,住进了贾成宇住了30多年的小屋。

  传商山四皓曾隐居于此。

  《魏书·地形志》载:“雍州咸阳郡石安县(今陕西咸阳附近)、洛州上洛郡上洛县(今陕西洛南)均有四皓祠。”清乾隆十一年(1746)洛南知县范启源编《洛南县志·寓贤》载:“四皓者,秦始皇时见秦政虐,共入商洛,隐地肺山,以待天下定。及秦败,汉高祖闻而征之,不至(《高士传》)。后经张良、吕后商议迎请回京,向汉高祖刘邦讽谏不可废去太子刘盈(即后来的汉惠帝)。刘盈继位后四人谢绝封赏,仍回商山。”《范志》载:“四皓初入商山,隐居文显山。”又有“四皓盖先寓于文显山,后徙入商山”之记载。

  元人孟文昌《梯霞观碑略》写道:“东望文显之山,四老仙去,遗迹犹在,永怀高风。”

  望浩然耸立的文显山,巉岩千仞,翠色灵动,云雾怡然,古寨幽幽,真有一种仙风道骨的韵味。

  边陲要地三要镇

  自古长安城经商山入豫鄂,有两条大道:一条在南,即商於古道,亦即南越秦岭,沿丹江而下,入河南西峡县;一条在北,即南越秦岭,出蓝关经黑龙口、洪门河东去入洛南永丰镇,经县城、景村、古城、三要镇,终于高耀镇的铁锁关(即箭杆岭),进入河南省卢氏县官坡镇。

  古城镇东去即三要镇,它是这条大道上的边陲要地。

  三要北望阌灵,南通武关,东抵卢氏,为三界之要冲,位置显要,故名“三要”。明成化十三年(1477)即设三要司。民国元年(1912)曾在此设立县佐,掌理县知事委办的各项事务。民国20年(1931)废。

  三要于东汉即设南河巡检司,唐宋时延置。南出青草河可通武关,东出即卢氏通衢,北达灵宝。汉唐时,因湖广河南等处商贾行人皆由这里以达省会,所以设立巡检驻扎稽查。后因新开六百里商於路,加之后来龙驹寨航运开通,舟楫可行,路径又捷,南河司已非要隘,但因其地偏远,为豫陕每年会巡之处,仍为商旅间道,直到清道光二十八年,因房舍被水冲而移驻黄家村(现三要镇政府所在地),改称三要司,直至民国。

  唐代的张说,开元十七年(729)为尚书右丞相。开元十年(722),诏命张说为朝方节度大使,巡视边防,到南河巡检司巡视时,写下《喜度岭》:

  “东汉兴唐历,南河复禹谋。

  宁知瘴疠地,生入帝皇州。

  岭路分中夏,川源得上流。

  见花便独笑,看草即忘忧。

  自始居重驿,天星已再周。

  乡关绝归望,亲成不相求。

  雷雨苏虫蛰,春阳放学鸠。

  盛明良可遇,莫后洛城游。”

  三要街称黄家村,亦称黄村,1949年以前一直用此称。宋代常州江阴人陆文主曾宿三要街,写有两首《宿黄村土人索诗》。

  其一

  黄村落日下山低,宿乌归林亦倦飞。

  夜半驱车投北去,谁能慷慨泣牛衣。

  其二

  尘沙终日意香晋,落日炊烟又一村。

  客子惓游求止宿,主翁搔首更无言。

  三要镇西有龙山,龙山有一个千年松,称龙山松,20世纪90年代因火灾干枯。宋代王迈(1184-1248),为嘉定十年进士,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行经洛南时,在三要龙山目睹龙山松,遂成一首《乔松歌》:

  “华阳有乔松,直干千太强。

  盘根据厚土,劲直凌秋霜。

  不知种者谁,拱把由羲皇。

  不受秦人封,铁立心慨慷。

  ……万古永不朽,长久天日光。”

  三要镇夹峙于南北丘陵山隘之间,呈东西而陈,几条短短的街巷,南北交错,但却是卢氏、丹凤及灵口周边的区域边贸交易之地。自古以来,集市兴隆,客商往来而不绝,三地奇货物资在此交易。

  1927年6月下旬,由中共掌握的武装许权中旅撤离西安,开赴三要司进行整训。中共陕西省委派唐澍去洛南三要司入许旅,以加强对许旅的领导。1928年1月,唐澍到达三要司,与旅长许权中、旅党委书记高克林以及早一步到的省委派员刘志丹、谢子长等人会面。许旅发动三要司附近的群众,成立农民协会,打土豪,分粮食,处决了土豪恶霸何豹子、劣绅罗云秀、土匪丁克盛、胡登玉部属等。

  1935年12月8日,撤离鄂豫皖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在敌军分两路追击并派兵控制了入陕要道的情况下,巧妙地摆脱了国民党第六十师筹谋许久的堵击防线,突破了敌军在河南布置的第三道封锁线,由河南卢氏县城与洛河之间的一条人迹罕至的隐蔽小路,进入豫陕分界线铁锁关(即箭杆岭),开始了在商洛8个多月的长征。进入铁锁关的红二十五军,首先在鸡头关击溃了在此阻击红军的洛南县保安团团长尤奉三率领的一个支队,下午,部队开进三要司。

  在红二十五军进入陕南之前,国民党陕西军事当局就命令驻潼关、华阴的第四十二师二四八团、二五二团翻越秦岭向东南推进,堵截红军入陕。

  三要镇南,有一座兀然耸立、三面都是开阔地的山冈——九泉山,海拔1600多米,是个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12月8日下午,已进驻三要司的国民党二四八团第三营,凭借九泉山阻击红军,一场激战就此拉开。副军长徐海东一马当先,指挥并率领二二五团,从九泉山东南侧和东边的悬崖绝壁向山上的敌军发动正面进攻。二二五团三营八连在营长李学先和连长肖邦与的带领下,从九泉山两侧攻上山头,插入敌后,与敌人展开肉搏。黑夜降临,经过激烈的搏杀,红军终于将国民党第二四八团第三营全部歼灭,毙伤国民党军160多人,俘获官兵100多人,缴获各种枪炮500多件,战马20多匹,使刚刚踏入商洛的红二十五军得到了及时的补给。

  激战之后的红二十五军,于12月9日翻越蟒岭,挺进洛南县庾家河镇(现为丹凤县)。在庾家河镇,中共鄂豫皖省委召开了鄂豫皖省委第十八次常委会,决定成立鄂豫陕省委,建立以商洛为中心的新的根据地。也就在这天,红二十五军又经历了他们在长征途中最险恶的一场战斗——庾家河之战,击溃了20倍于我的国民党军,从而开始了在商洛8个月的长征历程。

  • 相关阅读
  • 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记商南县过风楼镇柳树湾村党支部书记母善宏   崔珊  俯首甘为孺子牛,在商南县过风楼镇柳树湾村,就有这样一位党员,他不怕吃苦,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体察民情,为民解忧,他就是柳树湾村党支部书...

    时间:08-15
  • 商南落实巡视反馈意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役

      本报讯(代绪刚)商南县根据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意见,结合“以案促改”工作,在全县深入开展集中整改活动,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役,为奋力追赶超越注入强大动力。  针对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意见,商南县...

    时间:08-15
  • 丹凤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本报讯(特约记者 樊利仁)今年以来,丹凤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任务落实,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上半年,丹凤县实现生产总值46.02亿元,同比增长8.3%。  丹凤县把重大项目建设作...

    时间:08-15
  • 商州“五查五改”修复漏洞补齐短板

      本报讯(特约记者 雷超锋记者 李小龙)8月13日,商州区启动开展以“五查五改”为主要内容的“查漏洞、补短板”专项行动,要求各级各部门举一反三查漏洞,即知即改补短板,全面提高为民服务工...

    时间:08-15
  • 商洛市肢残人活动日系列活动在丹凤县武关镇民乐生态园举行

      8月11日,市肢残人活动日系列活动在丹凤县武关镇民乐生态园举行。县残联为10多名残疾人免费发放了轮椅和残疾人辅助器具,宣传了扶残助残惠残相关政策,3家爱心企业捐赠了礼品,相关企业和单位介绍推介了扶助残疾...

    时间:08-15
  • 柞水健全吃住行游购娱要素

      本报讯(王家锋)近年来,面对国省市在旅游发展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的难得契机,为更好地宣传柞水、推介柞水,该县在举办各类节会的基础上,健全完善景区景点“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旅游产业实现&ldqu...

    时间:08-13
  • 乡村休闲游带动旅游市场持续火爆

      本报讯(林坤)酷暑将退,但受商洛乡村休闲避暑旅游季活动带动,各大景区景点依然游人如织,特别是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更受游客青睐,全市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接待游客人数不断上升。截至7月底,全市共接待游客349...

    时间:08-13
  • 柞水推进法治宣传

      本报讯(周珊珊)今年来,柞水不断创新法治宣传载体,丰富法治宣传活动形式,在全县营造知法、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助推法制宣传“到身边”。   全面落实“法律六进”。以法律进...

    时间:08-13
  • 柞水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本报讯(王炳锋)今年以来,柞水县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落实人才振兴战略,不断完善人才引进、管理考核和职称改革机制,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引进人才实。抢抓春季高校毕业生招聘有利时机,围绕县...

    时间:08-13
  • 舍小家 顾大家

        见习记者 张雯靓 记者 余婷  洛南县麻坪镇陈台村位于文峪岭山脚下,由于自然资源匮乏,地理位置差,人们靠种地和外出打工勉强维持着生活,村子的发展缓慢滞后。1992年,吃苦肯干、作风正派的何崇忠在村委...

    时间:08-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