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安县庙沟镇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平安建设部署安排,聚焦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安全生产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平安建设体系,全力营造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为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织密社会稳定防护网
庙沟镇坚持“预防在先、化解在早、处置在小”原则,健全“网格化+信息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紧扣县委“三个联系”机制要求,构建“党支部—党小组—片长—群众”四级联动体系,推动党建引领向基层末梢延伸。全镇共划分89个治理片区,配备专职网格员和“法律明白人”队伍,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信息采集和矛盾摸排,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介入”。
通过整合司法所、派出所、综治中心等力量,庙沟镇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平台,推行“五老调解”“乡贤评理”等模式,充分发挥村协商议事室作用,今年以来,共调处邻里纠纷、土地纠纷、损害赔偿等民事纠纷 63 起,调解成功率达98.5%。结合“八五”普法,在辖区内广泛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通过普法宣传、法治进校园、父母学堂等活动,向全镇居民普及法治知识,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发生率。同时,加强社区矫正、刑满释放等重点人员管理,常态化开展走访关怀,并组织服务管理人员参加公益劳动、缅怀先烈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其法治意识与敬畏之心。今年以来,共开展宣传活动13次,发放普法资料2000余份。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是关乎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大事,要做到早宣传、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将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庙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亚莉说。
拧紧全域发展安全阀
庙沟镇紧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主线,对森林防火、防汛防滑、道路交通、食品药品安全四大领域实施全链条管控。组织400余名干部下沉一线,逐户宣传森林防火知识,杜绝一切火源入山;动态监测全镇13处地灾点,细致排查风险隐患,认真落实闭环整改;全面整治水毁悬空路段,修复路面12处、增设警示标识15个;严查食药安全风险,专项检查15次,覆盖学校、商超、药店等场所,下架问题产品8批次。今年以来,共排查整改隐患40余处,实现“查得早、防得准、控得牢”。
庙沟镇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动态修订完善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应急预案,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定期开展消防演练、防汛抢险演练,提升实战能力。同时,储备足量的灭火器材、救生衣、沙袋等应急物资,并确保物资调配高效有序。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一旦发生问题能够迅速响应、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故和险情。利用大喇叭、宣传车、微信群等载体,广泛普及森林防火、防汛防滑、道路交通、食药品安全等政策知识,推动安全生产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安全生产格局。截至目前,全镇共开展防汛演练20场,储备灭火器材、救生衣等物资1000余件,普及安全知识4000人次,确保突发险情高效调配,人员安全避险。
五一村超市经营者徐礼霞感慨:“应急物资看得见、安全培训学到手,防灾减灾更有底气!”如今的庙沟镇,全民参与、全域联动的安全生产新格局正加速成形。
奏响和谐发展主旋律
庙沟镇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动平安建设的重要抓手,以文化人、化风成俗,不断提升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整合村级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等资源,打造集理论宣讲、文化活动、科普教育、志愿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如党的政策理论宣讲、道德模范评选和“最美家庭”“文明庭院”创建等,近年来,全镇有5人获评“商洛好人”,1人获评“陕西好人”。同时,庙沟镇注重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全镇上下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精神文明建设就像一把‘金钥匙’,解开了群众的心结,凝聚了人心。现在村里矛盾少了,互帮互助多了,大伙能把劲儿拧成一股绳,一起奔好日子!”蒿坪村党支部书记杨召卿说。
同时,庙沟镇还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利用宣传栏、文化墙、公益活动等载体,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事项不办,抵制高价彩礼、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此外,还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事业,组建农民文艺队伍,举办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为平安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目前,全镇共组建文艺队伍4支,今年共举办文化活动10余场次。
“庙沟镇将持续深化‘三个聚焦’,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进平安建设,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庙沟、和谐庙沟、幸福庙沟,让平安的阳光温暖千家万户,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庙沟镇党委书记曹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