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陆 波 李立彬 李 翔
居民在社区工厂务工
就业是民生之基,增收是幸福之源。2025年,镇安县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多措并举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组合拳,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富民兴县的新画卷。
加大招商引资,是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在铁厂镇铁厂社区,得益于政府招商引资的社区工厂,今年一开年,60多名农家妇女就实现了社区内就业。
7月10日,陕西一舍客勒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镇安生产基地经理彭健说:“我们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去年招商引资落户在镇上,目前通过政府支持吸纳60多人就业,预计还需要50多人。”
工人赖光霞就是社区工厂的受益者之一。她说:“因为需要照顾家里老人与小孩,无法外出务工。在政府的帮助下,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既能挣钱,还能照顾家人,这种感觉真好。”
同样,在2月份的春风行动招聘会上,镇安县组织县域重点企业陕西欧柏宏利塑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通过招聘会为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当天不少人实现了县内就业。欧柏宏利塑业有限公司人力主管曹立娅说:“我们公司是位于县域工业集中区的一家重点企业,此次我们计划招聘职工60人,主要是辅助类、品控类、技术类,月工资在4500元到8000元。”
除推动本地就业,转移就业也是富民兴县的重要举措。今年2月21日,镇安县为103名新招聘的商洛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员工举行欢送仪式,并派专车送他们前往企业。
柴坪镇安坪村村民彭加庆说:“我在村里专场招聘会报名,政府把岗位信息送到家门口,还安排专车送我们到厂,提供生活必需品,非常贴心。”
镇安县达仁镇狮子口社区居民刘亚洲说:“我2022年通过春风行动招聘会来商洛比亚迪工作,做一线操作工近3年,这里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都不错,欢迎镇安老乡加入。”
在“点对点”转移就业到市区的同时,苏陕、宁商、西商也是跨区域转移就业的重点方向。截至目前,全县已向西安、榆林、内蒙古、湖南、江苏等地开展了“点对点”集中输送,共安排29车次,输送务工人员971人。这些务工人员在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上开启了新的职业生涯,为个人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此外,为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在持续提升“镇安月嫂”“镇安采摘工”劳务品牌知名度的基础上,镇安县成立了零工市场,开发了“镇安零工”小程序。通过举办就业援助月、春暖农民工、春风行动、抖音直播带岗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市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渠道。截至6月,全县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创收5.04亿元,有力促进了苏陕、西商、市内跨县、跨区域劳务协作,缓解了县内外企业招工难问题,用心铺就群众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