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柞水县

擦亮绿色“颜值” 共享生态价值

2024-03-26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通讯员 陈 晨

  游客熙攘的朱家湾终南山寨

  初春的柞水,桃花夭夭,杨柳依依,处处吐露勃勃生机。

  3月15日清晨,在柞水县营盘镇北河村的林麝养殖基地里,一只只身材娇小的林麝正优雅地舒展着纤细的四肢和脖子,饲养员汪大叔正在准备给它们投放的食物。

  “林麝的脚像穿着高跟鞋一样,站姿真优雅呀!”第一次观看林麝的小姑娘满怀好奇,又有些激动地说道。

  “嘘,声音小一点儿哦,它们不仅体型小,胆子也非常小,受到惊吓会生病的。”饲养员悄悄朝他的小侄女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北河村地处秦岭深处,平均海拔1250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这里四季分明,干湿冷暖明显的气候特点,各种林麝所需的野生饲料资源非常丰富,因此成了林麝的天然栖息地。据了解,北河村和丰河村林麝养殖基地已于2023年6月建成,占地面积33.4246亩,养殖林麝300只。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模式,通过集体经济分红、饲草收购、务工就业、圈舍租赁、公司代养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林麝养殖,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努力在高寒偏远中挖掘出了一条致富新路。

  近年来,柞水县营盘镇锚定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发展目标,以全县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为契机,结合丰北河片区自然资源和地理气候优势,请专业机构规划建成了饲料基地、生活区、饲养繁殖区、饲料加工及仓储区等配套设施,设立了科研办公与实验区,为产品后期拓展及国际合作交流提供了理想场所。

  “自从朱家湾旅游发展起来了,我们都用自己的房子办起了农家乐当了老板,既荒废不了这农家菜的手艺,还能边赚钱边兼顾家里的老人孩子。”牛背梁景区边红庙河农家乐老板郑传家说道。

  朱家湾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文旅”产业,将山村、花海、森林、康养等元素融合,实现乡村旅游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景区、度假村、民宿(农家乐)、漂流、旅游商品、药材种植等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完成了流域治理、生态修复,坚持自然生态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近年来,柞水县稳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成立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柞水县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三十三条措施》,把云山湖森林康养度假区、竹溪山谷等10个绿色项目纳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点项目库。同时,该县创新开发“生态贷”金融产品,让“生态贷”成为绿色发展的助推器,推动绿水青山“好颜值”向金山银山“好价值”转变。柞水在聚焦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换上作出了诸多努力,像营盘镇这样因地制宜,将“绿色+经济”融合发展的生态案例还有很多。2023年6月,柞水县受邀参加了第三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重点展示了《秦岭山水催生小木耳大产业》等3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及相关产品。

  柞水县依托独特的气候环境和资源禀赋的生态优势,积极创建气候生态品牌。以打造“百亿级”品牌化、特色化、规模化康养产业集群为目标,组建成立新业态发展公司10家;盘活闲置宅基地600余宗,打造“五美”庭院2100户;开通了西安至柞水旅游专列;举办了孝义文化旅游节、秦岭山珍美食大赛等各类推介会,并接连获评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等荣誉称号,进一步叫响了“秦岭闺秀·康养柞水”品牌。

  一份份接踵而来的荣誉,是柞水在气候生态品牌创建的一次次探索中取得的成功实践,也是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持续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的一个个缩影。

  • 相关阅读
  • 柞水以工代赈送就业惠民生

      本报讯 (通讯员 钟海平)3月11日,笔者从柞水县发改局了解到,柞水县深刻把握以工代赈“务工是手段,赈济是目的”的政策内涵,以“以工代赈基础设施建设惠乡村”为抓手,创新工作方法,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提高群...

    时间:03-26
  • 柞水精准发力促就业

      本报讯 (通讯员 杨春苗)3月22日,笔者从柞水县人民政府获悉,截至目前,柞水县共举办“直播带岗”网络招聘会15场次、推送县内外1.3万个岗位用工需求信息,组织农村劳动力返岗 1.76万人。2024年春风行动开展以来...

    时间:03-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