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中视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接到这个本子的时候初稿已经完成,看完后我觉得很鲜活很真实,但创作手法和讲故事的元素略显陈旧。面对 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题材,我思索的是如何能够在类型化的作品中推陈出新,融入新的理念和元素,这对该剧的创作成败极为重要。之后我们用了近一年的时间重新 磨合剧本,对剧本创作的手法和创作框架进行了整体的重新调整,特别是在案例选择上,我们筛除了一些老案子,融入了一些与百姓息息相关并且让老百姓有认同感 的案件,同时也筛选了一些警察在追逃中鲜为人知的故事和一些面对的实际问题,把这些融入到剧本中变成框架元素,融入了追逃刑侦和网络新技术的运用,从而使 得剧本的发展达到了我们最终的要求——让高科技的侦破技术与高智商犯罪的较量变成该剧剧本的一个基石。
作为总制片人,我希望该剧能达到两个目的:第一,能够展现我国强大的国力和国威,震慑各类犯罪包括恐怖暴力,希望观众在收看这部电视剧后不敢犯 罪,不能犯罪,让依法治国的理念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第二,能让广大电视观众通过这部剧,对我国的公安和警察形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感受到新型公 安剧给大家带来的别样魅力。
王志刚(公安部督察局副局长):清网行动时期我是公安部清网办的副主任,直接经历了203天的战斗,应该代表参战的200名公安民警感谢艺术 家。行动本身非常成功,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但写起来很难,所以缺乏一流的表达。该剧突出了主旋律,十八大以后政法工作最根本的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 说的,让人民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到司法正义,该剧恰恰是以此立意创作的。既有现实感,又有思想性,这是老百姓喜爱看该剧的重要原因。同时,该剧主要还 是反映了我们近年来公安工作的发展进步,当时很多记者采访的时候也反复问我一个问题,说你们怎么平时不抓,非要搞一个行动来抓,这应该说跟改革开放30年 的历史相关。首先有赖于我们国家的发展,经费保障也上来了,尤其是科技进步,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特别是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的建设应该说得到逐步完善,科 技化、信息化的程度大大提高等等,因为有这样方方面面的基础和积累,所以我们有条件在这个时候打这样一场大仗。
清网行动把警察的精气神在战斗本身层面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当时提出的口号一个是为人民利益而战,一个是为警察荣誉而战。警察这个职业很特殊,确 实有一种荣誉感,现在我们国家警察的数量只有欧美和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另一方面,我们警察承担的责任却远远超过他们,很多社会化的管理功能都 加在了警察的头上,我们有时候听国外一些警察讲他们的故事,他们要花很多倍于我们的钱和时间才能破一个案子。所以中国警察应该说有一种传统,有一种精神, 该剧正好将这种传统和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贯彻依法治国的开山之作
缪爱社(公安部警务督察局处长):该剧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书写和记录了史无前例的大事件,彰显了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这是学习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优秀之作,也是贯彻中央依法治国决定的开山之作。该剧还有许多突破、创新和探索,是向党和人民的工作汇报片,也是展示近 年来公安工作发展进步的宣传片,还是全民普法的教育片,是对违法犯罪分子的警示片、震慑片,更是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稳定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的动员 片。它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三真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