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故事真实,具有可看性。该剧没有胡编,没有搞“穿越”,所有案例都是从数十万个真实案例中精心撷取而来,又借助东州公安局这个平台,以点代 面、以小见大,也以现在预见未来,从一个侧面全景式地体现了清网的核心价值追求——“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而战,为人民警察的荣誉而战”。同时,也展现了“全 警动、全民动、全国动”的恢弘气势,打“科技战、信息战、合成战和人民战争”的战法,彰显了公安机关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强大威力。二是人物真实, 具有可感性。该剧大写了人民警察,特别是基层民警的个人及群像,充分体现了人民警察“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也展现了警察的丰富品 质、多面化人生,比如智慧、勇敢、执着、锲而不舍、不怕牺牲、有情有义。这些民警既争功、争强好胜,更揽过、互相关心支持帮助协作。剧中还把镜头聚焦广大 人民群众包括逃犯亲属这一特殊群体,体现他们支持民警,帮助规劝逃犯自首,协助民警追逃,显示了巨大的社会正能量。三是细节真美,具有可赞性。剧中多次回 放《在那遥远的地方》,谢冰洋队长插队农村遇到“小芳”,让人回到了那个特殊年代,有种历史性之美。有些逃犯潜逃数年、数十年,折射出改革开放、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变迁大潮,与此同时也感受到公安事业与共和国同成长共进步,让人感受到社会性之美。此外,还有很强的美学性,这种美学更主要体现在全方位、多角 度、深层次地拓展表现了公安元素上。
两点建议:一是警营是个富矿,有着一流的故事,有许多好题材可以挖掘,创作者要多关心警营,走进警营,创造更多一流的警察题材文艺作品;二是公 安部在组织开展一些重大专项行动时,建议邀请社会作家提前介入,体验生活,增强感性认识,为创作一流作品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氛围。
李准(文艺评论家):《清网行动》是公安题材乃至整个法制题材影视创作的一个新收获和亮点。第一,该剧大容量、多信息、全方位地精彩呈现了我国 公安工作不但要保证社会平安,而且要保人民幸福的时代锋芒,真实生动地塑造了公安干警忠诚、智慧、勇于牺牲,在多重诱惑和选择中经受考验,选择崇高的英雄 形象。剧作展示的是全警追逃,而且各种警种通力合作,进行多种形式侦破包括拐卖儿童、贩毒、电信诈骗、文物走私、假药制造和传销、追逃杀人犯等案件,把这 么多的内容放在一部电视剧里写还是第一次。
第二,该剧与时俱进,积极展示了网络技术、信息化手段等高科技力量在刑侦抓破方面的成功应用,用这样一种方式在弘扬法治理念、彰显我国强大的法 制力量的同时,以崭新的视角和全新的思维方式、时空关系取代了公安题材影视剧的传统叙事方法,带来了高科技时代、网络时代、信息时代新的艺术景观和理性思 维的吸引力,展现了刑侦公安题材的理性思维和智慧魅力。
第三,该剧把多个案子一起写,写了一个群体,进行了精彩的细节描写,不仅为艺术质量提供了技术性保障,而且能够成为推动故事、刻画人物等方面的 重要手段。案件题材要让人觉得很真实就必须以细节作为支撑,没有细节的支撑,叙事的真实性就会打折扣,人物就会显得苍白。可以说,该剧的很多细节成了推动 故事、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