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丝绸之路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超大型线性文化遗产。特别是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贸易之路、对话之路、和平之路和发展之路,“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跨国联合申遗的成功进一步增进了中国和哈、吉等中亚国家的传统友谊,为新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各国和平对话、共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是我国首次跨国申遗。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丝绸之路项目陆续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哈吉三国的申报机制和工作模式,三国应对问题与挑战的决策与思考,为后续的丝绸之路申报项目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
(记者李韵整理)
“一剧两星”政策引发电视业巨变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4月15日宣布,自2015年1月1日开始,将对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电视剧播出方式进行调整。具体内容包括:同一部电视剧每晚黄金时段联播的卫视综合频道不得超过两家,同一部电视剧在卫视综合频道每晚黄金时段播出不得超过两集。新政一出,在中国沿用多年的“4+X”即首轮在四家卫视频道播出、还可搭配若干地面频道的电视剧播出模式即将退出舞台,这将对整个电视业甚至观众的文化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当下,卫视综合频道对走红电视剧的抢夺,往往胜过了对自身综合定位的谋划,从而导致荧屏同质化现象严重,甚至出现了“千屏一剧”的奇观。此次政策调整,强调各大卫视播出电视剧的差异化竞争,将进一步均衡荧屏各种节目内容的构成,促使卫视走上特色发展的道路。对于电视剧制作方来说,以前一部电视剧的首轮播出能卖给四家卫视,现在只能卖给两家,卖片收入必然减少,投资风险大大增加。为了规避风险,电视剧投资额势必有所降低,演员收入也会受到影响,这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演员片酬畸高的不良趋势。“一剧两星”政策之下,虽然每晚少播一集电视剧,但可供选择的电视剧反而变多了,这对丰富百姓文化生活来说是个利好消息。至于新政能否矫正当下雷剧频现的现象,催生更多优秀作品,进而引导电视剧产业走上百花齐放的健康发展道路,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记者李蕾整理)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备受关注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于2014年8月11日揭晓,并于9月23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颁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鲁迅文学奖是中国文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从本届开始,鲁迅文学奖改为每四年评选一次(此前为三年),本次评奖年限为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评奖方法上,本届鲁迅文学奖吸纳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选经验,实行评委实名制投票,并及时公布实名投票情况。评奖工作从2014年2月启动,历经半年时间,从符合申报条件的1359部参评作品中严格评选,最终在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文学翻译7个门类中评选出34篇(部)获奖作品。
本届鲁迅文学奖揭晓后,质疑之声不断,成为一时的文化新闻热点,由此引发了关于评奖标准与公正性的讨论。对此,多位评委认为,质疑从另一个方面表明读者对这个奖项的关注,完全可以从质疑中吸取有建设性的意见,以进一步完善评奖工作。
(记者饶翔整理)
奥林匹克戏剧节首次来华
第六届奥林匹克戏剧节,2014年11月1日至12月25日在京举办,45台中外大戏轮番上演,其中外国戏剧作品占三分之二,中国戏剧作品占三分之一。演出作品的艺术形式包括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主要戏剧艺术门类。国际化、高端化、多样化,是本次戏剧节的突出特点。这是奥林匹克戏剧节首次在我国举办。
本届戏剧节展演的外国戏剧,日本的《李尔王》、俄罗斯的《群魔》以及立陶宛的《哈姆雷特》、英国的《仲夏夜之梦》、格鲁吉亚的《麦克白》等都代表了当今世界戏剧的最高水准。中国的戏剧《红旗渠》《窝头会馆》《伏生》《立秋》《天下归心》《红楼梦》《永乐》《红高粱》等,则代表了近年中国舞台剧创作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