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指导,作家出版社、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联合主办的2014“首届中国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大会”于2014年12月28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圆满结束。图为当日拍卖现场。
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主办的“首届中国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大会”在京举办。本次拍卖大会从各种渠道征得文学作品、剧 本和影视合作项目等总计961部,最终累计成交金额达1.8亿元。这是影视文学版权首次大量集中展示并进行公开拍卖,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电视剧剧本《不认命的女人》拍得390万元、电影剧本《蚂蚁进城》拍得900万元、电视剧融资项目《爱情武不住》拍得5000万元……
“此前都是通过个人关系将剧本推销出去,真没想到公开交易能拍到5000万元。”电视剧融资项目《爱情武不住》的编剧东方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拍卖会让众多原本默默无闻的文学作品在影视领域寻找到更有价值的市场定位。“当前诸多影视机构过多关注著名剧作家的剧本,与文学市场进行对接的 时候往往也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因此,我们的活动一方面意在强化‘海量平台’的作用,发挥集聚效应;另一方面是以公开市场的形式让更多的文学作品进入影 视领域,从而达到锻炼、培养新人的目的。”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董事长殷轶松说。
在拍卖过程中,文学剧本的版权保护问题是主办方关注的重点。本次拍卖不但采用了分级准入的机制,根据不同的交易阶段逐渐披露不同内容,同时聘请了专业化法律顾问团队,将拍卖保证金作为版权信用保证金,意在构建一个安全、诚信的交易体系。
“文化领域的无形资产流转、交易、拍卖其实很早就有,但较为分散,并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中国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大会的首创性在于将大量影视文学资源集中展示。”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主任刘双舟对于首届中国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大会的积极意义给予肯定。
刘双舟认为,文化无形资产集中拍卖可以带来两大益处。第一是文化无形资产价值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越具有估值不确定性的资产就越适合拍卖 交易的方式,比如艺术品交易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随着人们视野的开阔和交易主体的多元化,拍卖不再局限于实体资产,诸如文学版权这类无形资产的拍卖正引发 社会更为广泛的关注。第二是以作品版权为代表的文化无形资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更高,而相比私下交易,集中化、公开化交易会更有利于版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