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办方称,本次拍卖大会除了线下拍卖之外,还将以“中国影视文学版权交易平台”为支撑,依托淘宝拍卖会继续进行线上拍卖。刘双舟认为,文化 无形资产的拍卖相比之下并不如实体资产那样适合于线上交易,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线上拍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因此,如何给予版权线上交易更多的科学方案 是关键。
除促进市场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之外,给予未成名的、年轻的剧作家更多关注也是首届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大会的重要意义所在。
“拍卖是一种商业行为,关注市场效益会不可避免地成为重点。因此,如何切实地将保护、培养青年剧作家上升到与促进市场对接同等的高度是关键所在。”环球艺动影视文化公司编剧、策划祝上表示。
对于影视文学版权拍卖未来的发展,祝上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保护、培养青年剧作家应该上升到与促进市场对接同等的高度,对于真正具有潜力的 青年作家及其作品应该提供更多的展示推介平台。其次,交易成功的作品是否会出现‘泥牛入海’的情况?其是否能实现应得的市场价值?这是值得持续关注的问 题。再次,本届大会参会方大体以影视机构为主,一些文学作品虽然不适合改编成影视剧,但并不代表其同样不适合改编成网剧、MTV、游戏剧本等。因此,摆脱 单一的影视概念,请更为广义的文化企业参会是一个值得参考的发展方向。最后,对于那些在交易会上并未成功交易的文学剧本,并不能说明其就没有市场开发价 值,如何强化对这些剩余作品的后续开发,同样值得探索。”
首次举办的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大会收获颇丰,然而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作为买方的参会影视机构普遍抱有尝试心态,对于此类公开市场交易的行为关注度较低,且参会机构数量还具有一定提升空间。
对于未来的发展定位,殷轶松认为有两个方向。“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在引导文学作品向影视剧本转换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推 手作用。因此在日后,我们希望看到更多此类的作品研发转换机构出现并参与进来。另外,从实质上看,拍卖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后续的关联服务同等重要,应探 索形成对文学作品的长效推介机制。”
此外,殷轶松还呼吁,文学作品一旦进入公开市场,其税收负担就会明显加重,因此从鼓励优秀剧本生产和扶持青年作家的角度,希望政府能够对影视文学版权公开交易的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
(许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