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细数中国古代奇葩“避讳字”!越弱的朝代避讳越多

细数中国古代奇葩“避讳字”

2013-01-10 14:43:50

  名字中不许用“天”字,也是从宋朝开始的。宋徽宗正和年间,给事中赵野上书说:“凡世俗以君、王、圣三字为名的,已经下令去掉改变了。但还有用天字当名字的,我觉得也该禁止。”这个建议被宋徽宗采纳了,从此人们的名字里,这几个字就消失了。到了明朝正统年间,这事就更过分,内阁的授意,考进士的,试卷里出现“天”字也不行。那“天”叫什么啊?改叫“霄”了。这叫什么事儿啊。

  更为神奇的是,在宋朝,连“太行山”都成了忌讳。为啥啊?古文太与大相通,“太行”就是“大行”,“大行”就是——皇帝挂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文人崔公度写给宋真宗的《太行山赋》,就改成了《感山赋》。后来,一系列的朝代,似乎都在避讳太行山。

  到了元朝,必须避讳的字就更多了。清朝有一本《在园杂志》讲,元朝写贺表,一共有一百六十七个忌讳字。这本书还把这些字列出来,有些的确是莫名其妙,比如:梦、幻、蒙、追、古……也不知道这是哪位的主意,这文章还怎么写啊?

  忌讳有好几种原因,除了尊重、恐惧以外,还有一种是因为讨厌。明朝《万历野获编》说,南宋最讨厌的当然是金朝,所以南宋皇帝后妃留下来的墨书中,“金”一律变成了“今”。到了明初呢,当然不喜欢元朝了,所以民间的很多贸易文书中,吴元年、洪武元年这些时间概念,都变成了吴原年、洪武原年。这倒没有行政命令,完全是大家自发自愿的一种行为。

  关于百姓中的忌讳,还有很好玩的事情。清朝学者俞樾小时候写过一首诗:君子虽争没世名,留芳遗臭要分明。曹蜍李志皆千古,莫使人更冯玉锳。

  曹蜍和李志两位,都是晋朝的书法家,不过运气不好,和王羲之生在了同一年代,没什么大名气,但毕竟算是留名历史了,可这冯玉锳又是谁啊?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明末大名鼎鼎的奸臣马士英。这位马士英还是很有才的,善画山水,留下许多作品。只是人品太不好,后人极其厌恶他,忌讳提到他的名字,干脆,就给他画上的署名添了几笔,马士英就变成冯玉锳了。

  混到这个份儿上,真是很惨吧?偏偏总有人不接受教训。今天避讳这个,明天避讳那个,威风得不行。其实总结下规律就明白了,越是脆弱的时代,避讳才越多。喜欢删删改改的诸位,别在今后某一天,让大伙给避讳了,那是历史笑柄。(西部网)

  • 相关阅读
  • 古代高官傍大款:唐朝宰相靠嫁女娶媳敛财

      《红楼梦》第四回写道,金陵应天府门子对新到任的知府贾雨村说:"如今凡做地方官的,都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势极富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

    时间:01-08
  • 解读中国古代铜炉

    铜炉是深受广大收藏爱好者青睐的古代铜器,它造型别致,图案丰富多彩,寓意吉祥喜庆。如汉代“四神”温酒炉的“四神”是古代人心目中的守护神。...

    时间:01-06
  • 古代鲜花养生术(图)

    花有治疗的力量,在中医理论上,花具有阴阳的平衡作用,花本身所具有的色彩、香味、形状,对人体健康也有非常好的影响,利用大自然的天然花香精华,把不利人体的干扰气场消除掉,而转换成好的气场,达到神清气...

    时间:12-25
  • 中国古代牙刷收藏在安阳

      人类口腔卫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口腔洁具——牙刷的发明和使用,更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并使用牙刷的国度,自秦汉时期就有了牙刷。古代牙刷究竟是什么样...

    时间:12-21
  • 解读中国古代致命毒药

      断肠草  断肠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质是葫蔓藤碱。据记载,吃下后肠子会变黑粘连,人会腹痛不止而死。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碳灰,再用碱水和催吐剂,洗胃后用绿豆、金...

    时间:12-17
  • 希腊发现新石器时代洞穴:或为古代地狱入口

    北京时间12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30日报道,希腊发现一个年代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洞穴,被命名为“阿勒珀特里帕”(Alepotrypa,意为散兵坑),面积相当于4个足球场,内有地下湖。...

    时间:12-05
  • 古代营妓制度:从青楼到“天上人间”(图)

      文章摘自《我来剥历史的皮》  作者:石不易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简介:时间是历史的遮羞布,越久远的事情越被包裹得严密。本书直面历史,强势祭出五把锐利无比的刀子——命运的刀子、智...

    时间:11-27
  • 坐牢便失去贞操:古代凌辱女囚的潜规则

      “贞操”又叫贞节,是指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封建道德。它是男权社会迫害女性的精神工具,男性可以三妻四妾,女性却必须严守贞操,甚至以身殉节。在古代男权社会中,贞节观念好似勒在古代妇女脖子上的...

    时间:11-27
  • 揭秘:古代仕女为什么都是单眼皮

      经常翻阅画册,不期然地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历代仕女图所画的美女,全都是单眼皮,双眼皮的一个也没看到。  这是为什么?我开始思索。单眼皮是蒙古人种的特征之一,其起因是由于上眼睑的上方脂肪较多,形成...

    时间:11-22
  • 美藏家捐赠的古代铜镜展出

      11月15日,一名观众在欣赏东汉“石氏车马人物画像镜”。  当日,“镜映乾坤———罗伊德·扣岑先生捐赠中国古代铜镜展”在上海博物馆揭幕。罗伊德·扣岑先生是...

    时间:11-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