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介

军统局简介

2012-06-01 10:08:49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BIS),前身是中国国民党党团组织“复兴社”下属的“特务处”。是1938年-1946年成立之中华民国情报机关之一,早期的领导人为戴笠,1946年戴笠死后由毛人凤继任。

  特工人员最多时近5万名,专门以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手段进行活动。军统局在许多地方设有集中营、秘密监狱和看守所。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军统也从事一些秘密活动搜集敌方情报。日本占领区的重要特务头子不少来自军统,也有一些军统人员(或共产党军统)投降日本。

  1949年,军统主要机构撤至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留在中国大陆的军统严厉镇压,到1950年代中,军统在大陆地区被肃清。

  前期

  军统局前身乃为1927年成立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密查组”与1932年成立的复兴社特务处,同年9月则又改组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下辖二处,第一处负责党务,第二处则负责情报,并直接向委员长蒋中正负责。

  抗战开始的1938年8月,该局重组,第一处另成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中统”),而军统局仍交由戴笠负责。除负责刺探情报、进行反谍工作外,军统局亦以刺杀等手段执行情报任务,反对中国共产党。

  抗战期间

  抗战期间军统局曾多次刺杀投日的军政人员,如暗杀张啸林、唐绍仪,暗杀未成的有殷汝耕、汪精卫、周佛海。而隶属BIS的各个“游击司令部”和“交通警察大队”则深入日本占领区开展广泛的游击战,对打击日军和与日协作者,起了不小的作用。

  1940年4月,蒋中正为集中对日本军队电讯密码的破译力量,下令BIS“特种技术研究应用处”(6处)(有另一说为“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而非BIS)加强对日情报工作。在6处中,有一人名叫池步洲(1908年生)担任了军政部军用无线电总台第43台主任。 [来源请求]1941年5月开始,池步洲在破译的日本外交密电中,他已感到日本要对美国“采取断然行动”了,并判断:日本对美进攻的地点可能是在珍珠港,发动战争的时间可能选择在星期天。 军统局破译出日本海军将要偷袭珍珠港的密电后,通知美国海军,但孤立主义情绪泛滥的美国当局怀疑是中国挑拨日美关系,未引起重视,以致酿成严重后果。也有说法说是, 国际小组潜伏在日本的近卫内阁的私人秘书尾崎秀实实际上是日本共产党党员,他传达珍珠港事件的情报给中共的日籍党员中西功,经过上海中共地下党潜伏在军统的人员把情报送到军统手中,尾崎秀实也因此被日本军方杀害。中西功于1942年在上海被捕,后引渡到东京警视厅,1943年被以外患罪、违反治安维持罪起诉,判处死刑。1945年根据释放政治犯命令出狱。

  抗战期间,军统局的正式在册人员和学员,在抗日战争中牺牲者就达18000人以上,而抗战结束时全部注册人员为4万5千余。其他附属人员牺牲者更众。此处有不同说法,军统所说的牺牲人员,很可能没有牺牲,而叛变投靠汪精卫政权,查阅维基百科,汪精卫政权的词条可知,汪伪曾经招收军统游击队,编为两个步兵旅,大约1万五千人。

  军统同时对中共进行情报搜集和暗杀,如1940年8月13日,中共少将陈昭礼(全国战地动员委员会委员)在崇安吴公岭被事先埋伏的军统特务杀害。

  也有一些军统人员投靠日本,日本占领区的重要特务部分来自军统、中统,如李士群、丁默村等。

  国共内战期间

  1946年8月军事委员会改组成国防部,军统局的正式名称亦改为国防部保密局。其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由郑介民任厅长;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为局长。

  • 相关阅读
  • 中国古代男子“艳福”到底有多深?

      “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礼记》所记的这段文字,大概是古代帝王后宫有文字可查的最早的“标准配置”了。实际上,帝王们拥有的特权之一,就是与他相...

    时间:06-01
  • 揭秘朝鲜三个著名美女特务的不同下场

      金秀琳 最美丽的时代牺牲品  朝鲜战争时期,“金秀琳”这个名字是邪恶的代名词。战后,韩国政府每次发布黑名单、“邪恶轴心名录”,金秀琳都是惟一上榜的女性。她貌美如花,是上层社会有名...

    时间:06-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