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揭秘:二战德国版“拯救大兵瑞恩”

2010-05-27 22:00:00

来源:东北新闻网

  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在世界范围内曾经刮起了一阵二战片风潮,该片讲述了一群美军士兵为将一名失去了多位弟兄的战友带回国内而奋战、而这名幸运儿最终选择和他们并肩而战的故事。无独有偶,在战争中美国的对头德国也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这名德军中的“大兵瑞恩”就是第519重自行反坦克营的“犀牛杀手”——奈克尔上士。

  1921年8月5日,德国奥克斯堡市民格奥尔克·奈克尔得到了他的第15个孩子,他为这个男婴取名路德维希。虽然拖了如此多的油瓶,但奈克尔夫妇还是将他们照料得很好。路德维希从小爱好体育,经常在小学的运动会上摘金夺银,特别在短距赛跑、自由体操和手球这些项目有着独到的天赋。但是他被父母逼着考进一所学费低廉的公立学校进修商业课程,年轻的路德维希毕业后在一家汽车公司当会计。不过他仍十分热爱体育并成为了奥克斯堡手球队的主力队员。

  1940年8月1日,路德维希终于被卷入战争之中。他被征召并送到本茨堡加入准军事组织“帝国劳动军团”(RAD),作为地勤人员在英伦空战中为“里奇特霍芬”航空联队背弹送油。1941年1月28日,奈克尔从RAD退役。同一天傍晚他回到了故乡奥克斯堡,但家中老母却是面带悲伤,她的手里拿着一张刚收到的国防军征兵通告。路德维希·奈克尔和他的3名兄长都被征召入伍——这对刚刚丧夫的奈克尔夫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然而军令无情,她只得目送4个儿子远去。路德维希被分配到第40步兵团并接受了反坦克炮的操作训练。

  1941年9月,二等兵路德维希·奈克尔成为侵苏前线中央集团军群战区第256步兵师下属第481步兵团的后备人员。他在斯塔利茨亚地区作为一门37毫米反坦克炮的装填手首次与苏军接战。接下来在博罗季诺、卢杰夫附近发生的激战中,奈克尔的炮班击毁了15辆苏军坦克,他因此获颁二级铁十字勋章。随着可怕的冬季严寒到来,奈克尔第一次负伤。1942年1月他的头部遭弹片严重击伤而被后送,在医院里躺了八个月才完全恢复。

  1942年9月,奈克尔刚刚出院就被马上召集到博尔纳的预备役兵站,月底他又被送到了东部战线。1943年6月,他转调到维德布斯克地区加入新组建的第519重自行反坦克营。该营装备着当时德军中最凶悍的“犀牛”自行火炮,它是由在3号和4号坦克部件组成的底盘上搭载一门71倍口径88毫米反坦克炮而成,虽然装甲薄弱、又是开顶式设计,但是其大威力火炮可对抗当时的几乎所有苏军坦克,在2000米距离正面摧毁KV重型坦克对“犀牛”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二战德国“犀牛”自行反坦克炮

  代理下士奈克尔在营长沃尔夫·霍贝少校的“犀牛”上服役,该车的名字是“洛扎”,车组将这个别名和一个大大的“P”字写在防盾上以利辨识。在这里奈克尔兢兢业业地战斗着并很快晋升为下士,但是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拥有自己的“犀牛”。

  终于在8月里的一天,营部的施特莱勒上尉招呼他过去:“奈克尔,我记得你总是说要当个‘犀牛’车长,是不是?”“是的,上尉阁下,我想要它!”奈克尔不假思索地答道。

  在上尉的推荐下,路德维希·奈克尔正式成为一辆“犀牛”的指挥官,他的排长是格比奇少尉。在与同排的3辆“犀牛”共同进行了8天的实习后,奈克尔已经能够驾轻就熟地运用这种可怕武器。他在奥斯希尼奇地区的斯姆小村墓地首次遭遇强力敌手,那时4辆苏军T34坦克包围了他的“犀牛”。这场一对四的搏斗以奈克尔完胜而告终。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 相关阅读
  • 中国最早阅兵发生于4000多年前

      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阅兵发生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夏朝建立的前夕。当时,中国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为了向江南发展,曾在现今河南省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在那次盛会上,士兵们手持各种用羽毛...

    时间:05-28
  • 八路军与新四军中真实的“顺溜”

      在八路军与新四军中,不乏善射者,也就是如今意义上的狙击手,但当时不这么叫,我军统称这些善射者为“神射手”。他们在执行特殊任务时往往显示出惊人的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他们出没在山...

    时间:05-27
  • 黑虎敢死队:猛虎组织的女人体炸弹

     她们年龄均在20岁左右,身着迷彩服,头戴黑帽,手持冲锋枪,身捆炸药包,脖子上挂着一个氰化物瓶子,随时准备受命为自己的理想去献身。她们就是斯里兰卡“猛虎”组织中最令人畏惧的黑虎女敢死队员,人称...

    时间:05-27
  • “飘炸”美国: 二战日本的气球炸弹

       二战期间,一个名叫荒川秀俊的气象专家向日本军部呈上一份建议书和一张气球炸弹的设计图。他发现,在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带1万米左右的高空存在一个由西向东强大而恒定的大气环流层,风速约为300公里/小时。日本和...

    时间:05-27
  • 红军抢渡大渡河撑起第一杆的船工

    插图:仓小宝  一寻老船工:红军敲开了帅士高的家门  1935年5月12日,中央红军在云南皎平渡成功渡过金沙江后,到达四川会理召开了著名的会理会议,决定继续北上抢渡大渡河天险,到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此时...

    时间:05-27
  • 美籍华侨抗战中击落多架日机

      抗战期间,华侨飞行员为中国空军的作战主力。据统计,抗战前夕及战时陆续回国投效的华侨飞行员人数很多,仅美国一地即有200人左右;其中有数十位华侨血洒长空,为国捐躯。图为(左起)陈瑞钿、马鸿安、苏英祥、黄...

    时间:05-27
  • 毛主席特批不用敬军礼的将军

      1960年7月1日,解放军著名将领、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上将,因工作劳累、疾病突发逝世。一颗耀眼的将星过早地陨落了。他47年的光辉生涯,正如谭政大将书献的挽联:“身经百战常忘我,一片丹心为人民!&rdqu...

    时间:05-27
  • 戴笠不为人知的身后事:儿子被枪决

      戴笠,原名戴春风、字雨农,1897年4月24日出生在浙江省江山县保安村一个普通家庭。1913年,年仅16岁的戴笠第一次来到了素有国际冒险家乐园之称的上海,开始了他生命中第一次赌注。终日浪迹在鱼龙混杂的上海滩十里...

    时间:05-27
  • 民党如何制造“皖南事变”

      1941年初,晋察冀边区军民游行示威,抗议国民党当局制造“皖南事变”。  1940年冬天,日本侵略者集中兵力,在华北地区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和八路军、新四军,同时在华南地区对国民党的进攻转...

    时间:05-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