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在世界范围内曾经刮起了一阵二战片风潮,该片讲述了一群美军士兵为将一名失去了多位弟兄的战友带回国内而奋战、而这名幸运儿最终选择和他们并肩而战的故事。无独有偶,在战争中美国的对头德国也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这名德军中的“大兵瑞恩”就是第519重自行反坦克营的“犀牛杀手”——奈克尔上士。
1921年8月5日,德国奥克斯堡市民格奥尔克·奈克尔得到了他的第15个孩子,他为这个男婴取名路德维希。虽然拖了如此多的油瓶,但奈克尔夫妇还是将他们照料得很好。路德维希从小爱好体育,经常在小学的运动会上摘金夺银,特别在短距赛跑、自由体操和手球这些项目有着独到的天赋。但是他被父母逼着考进一所学费低廉的公立学校进修商业课程,年轻的路德维希毕业后在一家汽车公司当会计。不过他仍十分热爱体育并成为了奥克斯堡手球队的主力队员。
1940年8月1日,路德维希终于被卷入战争之中。他被征召并送到本茨堡加入准军事组织“帝国劳动军团”(RAD),作为地勤人员在英伦空战中为“里奇特霍芬”航空联队背弹送油。1941年1月28日,奈克尔从RAD退役。同一天傍晚他回到了故乡奥克斯堡,但家中老母却是面带悲伤,她的手里拿着一张刚收到的国防军征兵通告。路德维希·奈克尔和他的3名兄长都被征召入伍——这对刚刚丧夫的奈克尔夫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然而军令无情,她只得目送4个儿子远去。路德维希被分配到第40步兵团并接受了反坦克炮的操作训练。
1941年9月,二等兵路德维希·奈克尔成为侵苏前线中央集团军群战区第256步兵师下属第481步兵团的后备人员。他在斯塔利茨亚地区作为一门37毫米反坦克炮的装填手首次与苏军接战。接下来在博罗季诺、卢杰夫附近发生的激战中,奈克尔的炮班击毁了15辆苏军坦克,他因此获颁二级铁十字勋章。随着可怕的冬季严寒到来,奈克尔第一次负伤。1942年1月他的头部遭弹片严重击伤而被后送,在医院里躺了八个月才完全恢复。
1942年9月,奈克尔刚刚出院就被马上召集到博尔纳的预备役兵站,月底他又被送到了东部战线。1943年6月,他转调到维德布斯克地区加入新组建的第519重自行反坦克营。该营装备着当时德军中最凶悍的“犀牛”自行火炮,它是由在3号和4号坦克部件组成的底盘上搭载一门71倍口径88毫米反坦克炮而成,虽然装甲薄弱、又是开顶式设计,但是其大威力火炮可对抗当时的几乎所有苏军坦克,在2000米距离正面摧毁KV重型坦克对“犀牛”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二战德国“犀牛”自行反坦克炮
代理下士奈克尔在营长沃尔夫·霍贝少校的“犀牛”上服役,该车的名字是“洛扎”,车组将这个别名和一个大大的“P”字写在防盾上以利辨识。在这里奈克尔兢兢业业地战斗着并很快晋升为下士,但是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拥有自己的“犀牛”。
终于在8月里的一天,营部的施特莱勒上尉招呼他过去:“奈克尔,我记得你总是说要当个‘犀牛’车长,是不是?”“是的,上尉阁下,我想要它!”奈克尔不假思索地答道。
在上尉的推荐下,路德维希·奈克尔正式成为一辆“犀牛”的指挥官,他的排长是格比奇少尉。在与同排的3辆“犀牛”共同进行了8天的实习后,奈克尔已经能够驾轻就熟地运用这种可怕武器。他在奥斯希尼奇地区的斯姆小村墓地首次遭遇强力敌手,那时4辆苏军T34坦克包围了他的“犀牛”。这场一对四的搏斗以奈克尔完胜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