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陕西的“世界最早” 秦直道是世界上最早的高速路

秦直道是世界上最早的高速路

2013-07-29 16:12:27

  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

  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张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灞桥纸。这是1957年5月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出土的,是西汉武帝时制造的,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1957年5月8日,灞桥砖瓦厂在取土时,发现丁一座西汉武帝时代的古墓,墓中一枚青铜镜上,垫衬着几层古纸。考古工作者细心地把粘附在铜镜上的纸剔下来,大大小小共80多片,其中最大的一片长宽各约10厘米,专家们给它定名“灞桥纸”,现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灞桥纸纸色暗黄,经化验分析,原料主要是大麻,掺有少量苎麻。在显微镜下观察,纸中纤维长度1毫米左右,绝大部分纤维作不规则异向排列,有明显被切断、打溃的帚化纤维,说明在制造过程中经历过被切断、蒸煮、舂捣及抄造等处理。虽然质地还比较粗糙,表面也不够平滑,但无疑是世界上最早的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的纸。这一发现,把中国造纸术向前推了两个世纪。

  1933年,曾在新疆的罗布淖尔发现西汉古纸。灞桥纸发现后,又在甘肃居延汉代烽塞遗址和陕西扶风中颜村发现了西汉纸。甘肃发现的西汉纸上还留有文字笔迹,说明至迟在西汉,人们已用纸来书写文字了。这些西汉古纸中,新疆纸为公元前49年之物,“中颜纸”和甘肃纸为西汉宣帝、哀帝时代所造,均迟于灞桥纸。

  世界上最早的“高速路”

  在秦修筑的9条主要“国道”中,出今淳化通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全长900公里的秦直道被誉为古代的“高速路”——为快速集结调动军队和运输粮食等物资用的车马超级专用道路,是可与长城相媲美的边防军事设施。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令大将蒙恬主持修建直道。当时动用人力40万,花费4年时间筑成。逢山开山,遇谷填谷,工程量相当浩大。此道在长城之内的路面宽60米至80米,长城外的路面宽164米。最宽处可供100驾马车并排行进,其宽度是今天世界上任何高速公路都望尘莫及的。直道要求路面尽量取直,以便车马急速驰驶。它是世界上最早、最长、最宽的超级车马路。

  经过二千多年的风风雨雨,秦直道绝大部分路面或被冲毁,或湮没于林莽和草原沙丘之中,但经考古工作者勘察,在淳化和淳化以北的山岭森林中,发现了数段直道遗迹。有些为草木所覆盖,有些至今还在利用。沿途还可见到许多秦汉时代的陶片砖瓦、铁箭头与驿馆、烽火台的遗迹。

  世界上最早的宫廷茶具

  法门寺地宫出土了制、储、饮一套精美的金银茶具,这是我国目前所知时间最早、组合最完整、等级最高的成套茶具,也是世界上发现时代最早、等级最高的宫廷茶具。

  这套茶具有茶笼、茶碾、茶罗子、茶炉、茶匙、茶盆、茶碗、茶托、调料盛器等,包括了从茶叶的贮存、烘烤、碾磨、罗筛、烹煮到饮用等全部工艺流程和饮用过程所用器具。这是一套供奉佛寺之物,从地宫“宝物帐碑文”中可知是僖宗皇帝“新恩赐”的。因其为皇家所用之物,故而等级在当时应属最高之列。

  从这套茶具中可以推知,唐人“吃”茶的过程是,先把茶叶从茶笼中取出,经烘烤后,用茶碾子研碎,再用茶罗子筛过,将细茶末收入由框、罗、抽屉组成的抽屉中,水烧开后,先取出茶末,兑水,在茶盆中调成糊状,再力口进盐、姜、葱、椒等调料,冲水,然后用茶碗分盛,茶碗下垫茶托,端起来吃掉。现在的冲泡法是明代才有的。

  这套茶具现陈列于法门寺珍宝馆。(新浪)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