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肯尼迪是美国最著名的总统之一,1963年11月22日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遇刺身亡。肯尼迪家族是美国历史上最显赫、最有影响的政治望族,但自1941年至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这个赫赫有名的大家族遭遇了一系列的悲剧事件,其家庭成员屡遭横祸,先后已有十几位“肯尼迪”非自然死亡,仿佛受到一种神秘的诅咒,以至于一家报纸曾发出这样的评论:“肯尼迪家族的故事就是一长串讣告……身为肯尼迪家族一员,你就不要指望躺在床上静静的死去。”
在约翰·肯尼迪遇刺50周年之际,这位“与众不同”的美国总统与其家族的悲惨命运再次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老约瑟夫:肯尼迪家族掌门人
1848年,一个名叫帕特里克·肯尼迪的爱尔兰人漂洋过海来到美国波士顿闯荡,后来染上霍乱去世。他唯一的儿子帕特里克·约瑟夫从社会底层开始干起,最后涉足政坛,竞选州议会议员成功。帕特里克·约瑟夫是个很有远见的人,为了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他把儿子送进了哈佛大学,这个孩子就是后来成为肯尼迪家族掌门人的约瑟夫·肯尼迪。
1912年,约瑟夫·肯尼迪哈佛大学毕业后进入金融界服务,后来成为一家银行的董事长,据说是当时全美最年轻的银行董事长。约瑟夫很早就认识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对他的政治才华极为佩服,认定他就是自己心目中的美国领袖。约瑟夫也想进入政坛发展,于是便利用自己在金融界的影响帮助罗斯福筹集竞选资金,并多次陪同他四处竞选。约瑟夫最心仪的职务是内阁财政部长,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罗斯福上台后并没有对约瑟夫委以重任,只是任命他担任了刚刚成立证券委员会主席。
但这丝毫没有改变约瑟夫对罗斯福总统的忠诚,他一心一意地为政府工作,并且在公务之余撰写了一本名为《我支持罗斯福》的小册子。据说罗斯福拜读后给约瑟夫写了一纸便条,上面写道:“书不错,我很高兴。”1937年,约瑟夫被任命为驻英国大使,他对这个新职非常满意,但在金融领域游刃有余的约瑟夫对政治和外交却不是内行,二战中他主张对德国绥靖,对英法抗击德国持悲观态度,还建议罗斯福政府放弃对英、法的军事援助。由于这些原因,约瑟夫很快便被免除了职务,此后再没担任任何公开的公职,从此在政治上销声匿迹了。
约瑟夫自己虽然在政治上失意,却极力支持子女进入政界发展。他与妻子罗丝·菲茨杰拉德育有四儿五女,四个儿子除长子在二战中牺牲外,次子约翰·肯尼迪是美国第35任总统,三子罗伯特·肯尼迪曾任美国司法部部长,并参加过总统竞选,幼子爱德华·肯尼迪是美国有名的联邦参议员;女儿琼·安·肯尼迪曾任驻爱尔兰大使,也是政界赫赫有名的人物。
三个儿子相继身亡
约瑟夫的四个儿子中知名度最低的是长子约瑟夫·帕特里克·肯尼迪,为了与父亲区别开来,人们一般称父亲为老约瑟夫,儿子为小约瑟夫。小约瑟夫1915年出生,毕业于哈佛大学,曾被家族寄予厚望,父亲甚至希望他能够成为未来的美国总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小约瑟夫在美国空军服务,1944年奉命执行任务时,他驾驶的飞机因故障在英国上空爆炸,他也成为肯尼迪家族中第一个牺牲于战场的人。
小约瑟夫的“总统梦”在弟弟约翰·肯尼迪身上实现了,约翰是个传奇式的人物,1960年入主白宫时年仅43岁,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他外形俊朗,潇洒自信,以无可挑剔的魅力形象出现在美国公众面前。约翰·肯尼迪担任总统虽然不足三年,但以其迷人的个人魅力和超人的能力赢得了选民的肯定,他在任内解决的古巴导弹危机和美国黑人公民权问题至今令人难忘。但就在约翰·肯尼迪准备自己的第二个任期时,一双罪恶的黑手悄悄伸向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