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你所不知道的“中秋”——名家笔下的“中秋随感”

你所不知道的“中秋”——名家笔下的“中秋随感”

2015-10-10 11:37:57

来源:新华悦读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进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他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去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名家简介:

  • 相关阅读
  • 鲁迅称爱人是"小刺猬" 郭沫若曾赞其手迹自成风格

      鲁迅五十岁生日全家照。  鲁迅与儿子。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创刊(1916年9月1日改名为《新青年》),其发刊词《敬告青年》是一篇向旧思想、旧道德和旧文化宣战的战斗檄文。  《新青年...

    时间:10-10
  • 老友回忆史铁生:从困境中找出生命的精彩

      清华附中今日举行百年校庆系列纪念活动——“命运、文学、生命”忆铁生。多位同学、老友回忆起史铁生,“从困境中找出生命的精彩”成为这位已经离开大家五年的当代知名作家留给后...

    时间:10-10
  • 曾国藩经得起经济审查 曾被仆人“鄙视”

      曾国藩的功业道德文章,世所瞩目,堪称晚清第一重臣。坊间关于他的研究可谓俯拾皆是,但可惜能兼得严肃与趣味者甚少。近日读到的《给曾国藩算算账:一个清代高官的收与支》(中华书局),算是一部以小见大、有依有...

    时间:10-10
  • 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意境悠远的“中秋词话”

      [编前语]提起中秋,人们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举头邀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乡愁、想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心中总会涌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怀。中秋节对...

    时间:10-10
  • 纪晓岚吸烟好吃肉食 但动静相配活到83岁

      文/ 陆岩岩  纪晓岚是清朝大才子,他不仅在诗文歌赋方面有高深造诣,且为人通达幽默,做官清廉正直,与乾隆皇帝诗文唱和的典故成为佳话。  纪晓岚还是个长寿之人,他以83岁的高龄寿终正寝,这在清朝,是当之...

    时间:10-10
  • 鲁迅用报纸打孩子屁股 丰子恺反对培养“小大人”

      鲁迅:用报纸打孩子屁股  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在儿子成长过程中,鲁迅基本按照《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让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说:“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

    时间:10-10
  • 民国上海滩奇闻:一骗子骗走警官半生积蓄

      □吴桐  王国桢是湖北人,早年来到上海,一向在淞沪警察厅担任“勤务督察员”,是个老资格的警察了。大概是一时买不起住房吧,只能与妻子冯女士在闸北天保里——今天的热河路上,向一个二...

    时间:10-10
  • 钱穆曾公开发表文章 称中国定能取得抗战最后胜利

      钱穆在北大课堂上  《国史大纲》  □苏永涛  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尤其在战争频仍的年代,好像更是“宁做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但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些知识分子用自己的学识进...

    时间:10-10
  • 乾隆生母寝宫将揭面纱 将“裸展”400余件雕塑

      寿康宫明间殿内悬乾隆皇帝御书“慈寿凝禧”匾额。  10月10日,是故宫博物院成立九十周年院庆日。明天,故宫四个新的区域将正式对观众开放。包括故宫唯一的民国建筑宝蕴楼、太后寝宫慈宁宫、午门及雁...

    时间:10-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