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美文趣文

许开祯:偷偷敬佩过"80后"韩寒

2010-03-23 17:30:43

来源:京华时报

  很小的时候,老师便教导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最好能读经典。后来学写小说,每每到那些培训班或讲习班上,总是听台上的大师们说,多读经典啊,经典是我们通向成功的路。可我偏偏读不进经典,而且对经典越来越有一种恐惧感、排斥感。

  在我看来,读书是一件完全个人化的事。人应该读书,而且要不停地读,终生读,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生命中不可缺失的一项内容。但具体读什么书,怎么读,那要看个人的性情、嗜好、口味,以及接受知识的习惯。有人喜欢读哲学,但他并不想成为哲学家;有人喜欢读宗教,但他未必就要逃离红尘,而是要把俗世生活过得更有意义一点。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一头砸进西方哲学里,漫长的日子都无法出来,后来又迷恋上西方美学和心理学,弗洛伊德、黑格尔、尼采这些世界级大师成了我终日相伴的朋友。有一次,一位颇有知名度的作家问我读什么书,我说了几本,他惊讶,而后感慨道:“这些书是该读,但你还是多读读雨果、读读巴尔扎克吧。”我羞羞答答地说,他们的书我都买了,但就是读不进去。

  这是实话,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流畅地读完一本世界级文学名著,家里书柜上摆满了这些大师们的作品。我知道那是一座宝库,如果潜进去,指不定哪天我就能读成大师。10年前流行一本叫《百年孤独》的作品,说是很伟大,到现在它也被中国主流文坛奉为经典。但我硬着头皮前后读了10次,到现在连1/3篇幅也没读过去。至于《复活》《战争与和平》等,更是让我望而生畏,怕是这辈子也读不了。

  这样说并不是经典不好,而是这些经典特别是来自国外的文学经典实在不对我的胃口,读它我既觉得痛苦也觉得没有意义,倒是陈忠实的《白鹿原》我前后读过15次,简直可以背下去了。去年参加一个长篇小说作家高研班,席间有几位作协请来的老师和主流圈的作家轮番侃侃而谈,谈的都是如何从经典中汲取营养,如何用经典武装自己。我因缺乏最基本的经典知识,连某本小说主人公是谁都不知道,于是就像傻子一样坐在那里看一朵破旧的塑料花,猜想着它的前世和后世。大约觉得我太沉默了,有位纯文学作家忽然问我在读什么书。我想也没想便答我在读韩寒。此话一出,举座惊讶,大家纷纷做喷饭状,吓得我只能弃座而逃。今年西安一次影视论坛上,我跟影视圈一位很牛的编剧谈论读书的话题,因为酒喝得痛快,谈话也变得痛快。他偷偷摸摸告诉我,他读不进经典,四大名著没看过,国外名著更是懒得读。我大喜,活到40多岁,总算找到了知音。于是又狂喝一气,狂聊一气,结果发现,我俩惊人的相似——迷恋过王朔,迷恋过王小波,甚至偷偷敬佩过韩寒。

  有了这次相遇,我才懂得,其实当作家并不一定要读什么,关键要看你能从书中读到什么。我固执地相信,一本可以改变你人生的书,不管别人怎么评价,对你来说,它就是经典。一本能感动得让你热泪盈眶并发誓要做点什么的书,或许它写得不怎么纯,不怎么伟大,但它同样可以称为经典。

  经典是极其个人的。在个人审美体验里属于不朽,能让我们终生感动终生受益的书,它才能被称为经典。事实上,某些书是被某个集体或某个圈子按照其意志封为经典的,完全是“被经典”,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经典。对于那些我们还没出生便已被封为经典的作品,我想,还是依我们的心情或情趣来阅读吧,实在读不下去,可以扔一边去,丝毫不伤害我们的生活。

  • 相关阅读
  •   一个下雨的下午。  同心爱者是不能分手的,分手后整个世界都会对你冷眼相背。一个女人,一个忘乎所以爱过的女人,人们顶多能在最初给她几分同情,此后,同情转成冷漠,然后她就只能在自己的幻想和回忆中生活。...

    时间:03-23
  • 朱镕基:只要讲话,就会把人吸引

    朱镕基其人,颇有魅力。原因之一,是说话非常有特点,且不说其办事作风,嘁哩喀嚓,雷厉风行,只要一开口讲话,就会把人吸引。...

    时间:03-23
  • 重情又好色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曹操

      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曹操文采武略俱全。身居战乱之际的他,行军打仗“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他曾写了一部十多万字的“兵书”。曹操的自身武艺也很高强,尤其擅长打猎,曾经一天...

    时间:03-23
  • 四大名著:中国人的四面镜子

      明代书商首提“四大奇书”。最近几十年流行起来“四大名著”。中国古代小说能称得上名著的何止这四部?《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孽海花》……哪个不算?区别就在这&ldquo...

    时间:03-23
  • 张爱玲的三次婚恋:活过,爱过,当然也艰难过

    资料图片:张爱玲与丈夫赖雅。  2009年2月22日,张爱玲16万字的《小团圆》出版,这部完成于1976年尘封33年的长篇小说一经面世,便引起了新一轮的“张爱玲热”。  《小团圆》出版之前,有关张爱玲与胡...

    时间:03-23
  • 张爱玲的穿衣秘笈:"别致就行"

    张爱玲(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在现当代著名的作家群中,才女作家张爱玲是极富个性的一位。这不仅体现在她的作品中,也表现在她的为人处世上。有一次,她为小说《传奇》的出版去印刷厂校清样,穿了一身奇装异服...

    时间:03-23
  • 脏话,曾是我们拿起塞林格的理由

      在外文系读书的时候,感觉词汇量特别贫乏的是脏话。后来听高年级同学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有785个粗口,我们没作停留就赶往图书馆。馆藏的几本塞林格后来一直呆在我们寝室,记不清轮流借了多少次。  要说...

    时间:03-23
  • 园林:文人诗意的栖居地

      根据史料记载,中国远古就有园林。但是把园林作为赏玩的空间与审美的对象,并从中体现出一种文人的雅趣,却是后来,也就是两汉以后,才渐次出现的。从历史上看,文人造园在明清以前就有很大的发展。而要追溯其中...

    时间:03-23
  • 于丹:读书就像“老牛吃草”

      我前段时间爬了庐山——带着30年来对苏东坡及其作品的理解,寻着他的足迹,我用心去看、去听庐山。置身其中,我对苏东坡有了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原来他的作品中蕴藏禅悟!比如我们都熟知的他写庐山的&l...

    时间:03-23
  • 用爱情冲杯咖啡

      用爱情冲杯咖啡(节选)   初见葛郁成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奇才!简直让人担心他即将才尽!冷酷,中国版高仓健!”在这伙满眼惊羡打一脸感叹号的人群里,大部分的人还是会对葛郁成一直保留...

    时间:03-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