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美文趣文

《百家风华》收录文化人受质疑 普通文人皆名家

《百家风华》收录文化人受质疑 普通文人皆名家

2012-05-09 16:39:27

  据悉,某市文联主席经过历时两年辛苦收集,将辛亥革命后一百年来长期工作、生活、成长在该市的500余位文化人和文艺家的简介、照片及代表作整理出来结集,由市委宣传部出资5万元支持交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并命名为《百家风华》于2012年1月面世,该书图文并茂,极有收藏价值。我觉得主编实在为当地做了件大好事。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该书的出现有如当年日寇投下的一颗重磅炸弹,立即将五颜六色的该市文人圈炸得狼烟四起。我们各路可敬可爱的文化精英,不论在街头巷尾还是在茶余酒后,声讨、议论该书主编之声就像流行音乐。早有文友透风,对于他的赠书,有的拒绝收取,有的将赠书丢弃,有的撕掉自己小传后当旧书报卖……也就是说,入选者对主编和图书有意见有看法,没有入选的更是骂声载道。

  究其原因,无非是“文化名人的标准”惹的祸!文友A君认为,该文联主席好心办坏事、办蠢事,将本可以为文化人树碑立传这个好题材,粗制滥造煮成一锅带老鼠屎和臭鸡蛋味的杂烩粥!该书分上下编,上编“百家风华”所收百“家”,其中能让众人认可的文化名家屈指可数,而主编本人也在“名家”之列,与其关系密切的普通文人竟都是“名家”。下编“百花齐放”所收400余位文人,相当部分文化人的学术水平、著作质量、社会影响远比主编封赏的所谓“名家”要强得多,但他们只能是“花”不是“家”。“家”的标准是什么?“花”又是什么标准?该书没有明确,且评选地方百年百位文化名人这么宏大的工程由文联主席一锤定音,没有官方或民间机构参与评选,其公平、公正、公开性显然缺乏透明度,所以引起众议在所当然。

  文友E君认为,《百家风华》除了入选文化名家标准备受广泛质疑外,入选名家的100人中,有不少人对主编意见颇大,说他乱点鸳鸯谱。这位明明是“AAA家”,他硬是把人家说成“BBB家”。例如闻名遐迩的文史专家、学者曾楚楠先生,被拉郎配为“民间文艺家”,戏剧家李英群先生被封赏为“文学家”……总之,有的被高捧,有的被低封,客观上都在出人家的“丑”!实力、资历都超过该主编的一大批文化人,有的虽然是国家级、省级美术家、作家、书法家、学者,却通通被排挤在“百家”之外,只能称“美术之花”、“文学之花”、“书法之花”、“音乐之花”、“民间艺术之花”等等乱七八糟的“杂花”(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名家不是吹出来的,更不是王婆卖瓜得来的,文名靠作品实力,名家不可自封,修传应有标准。否则,坏了规矩,乱了方寸,就是欺世盗名,也为人所不齿。

  窃以为,文章千古事,白纸黑字出书树碑立传还是慎重为好。国内的南京、济宁两地评选文化名人的做法被认为是最成功最科学,值得参考。

  南京地区一度出现众多的“文化名人”,可这些名人无论在行业内,还是在社会上都没有知名度。原来,一些以牟利为目的的协会和组织,只要肯出钱,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唱歌、武术,就都授予著名书法家、著名艺术家、著名歌唱家等称号,有的甚至只要给几百元,一夜之间就成了“文化名人”。对此,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南京,由市委(扩大)会议通过了对文化名人的认定统一标准。标准规定,南京文化名人只限于在南京地区工作的文学艺术界、新闻出版界、社科理论界、资深记者、文化企业家等,或者在外地工作、热心参与南京文化建设,为推动南京文化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南京籍人士。有学者认为:“南京市出台文化名人的认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为了打造南京作为一个文化名城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文化名人的认定应该是科学的,有严格的标准,还要非常注意公众的、社会的影响,我们绝对要防止、杜绝自吹自擂,甚至是拉票、收买评委等等这样一个不正之风。”

  • 相关阅读
  • 李白难脱“三俗”

      李白有三大俗。  一是丢不开的俗名。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25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的漫游,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南到洞庭湘江,东至越州,北至齐鲁各地。可以说,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游历中度过。  然...

    时间:05-10
  • 鞋子里的人生

      海宁·曼凯尔是瑞典著名的侦探小说家,他写的《韦兰德》系列侦探推理小说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畅销全球。除此以外,他还有不少其他的描写人性的作品,在这些文字里,没有了扑朔迷离的情节,却充满人生苦涩...

    时间:05-10
  • 逛逛我们的新商洛

      我的家乡在商洛,虽然它比不上大城市的繁荣和豪华,但是,这些年商洛的变化却非常大!你不信,我带你逛一逛吧。  咱们先去望江楼广场吧。几年前的望江楼广场还只是一大片荒地,很少有人光顾。现在可是今非昔比...

    时间:05-10
  • 在路上

      出了院子,就是街了。  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我从来都以为这样的描述抑或形容,自然会是褒义的,那是一片繁华和热闹的景象。  可是,小城也会让你站在大街上,仿佛演绎曾经在哪一个大都市的经历:尽管是在一...

    时间:05-10
  • “陪行乞老人吃薯条”是一堂平等课

    近日,一张外国小伙陪行乞老人吃薯条的照片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据媒体调查,照片中的男主人公中文名叫陆杰森,美国洛杉矶人,生于1989年,曾在南京一所学校学习中文。...

    时间:05-09
  • 活在当下

      最近有点累,就想实实在在地睡上一大觉,然后,睁开眼,又是一个崭新的明天。  知道一位朋友的丈夫因病住院,还有另一位朋友,自己也住进医院,让人的心情如这寒冬的雨雪,湿漉漉沉甸甸。  我对医院有一种敬...

    时间:05-09
  • 书比人长寿

      赵家璧(1908—1997)这个名字,我最早在浩浩荡荡十卷的《中国新文学大系》的书脊上见过,但不知其为何许人。最近读了他的文集《书比人长寿》,看到他作为资深编辑、出版商的经历,才对他的生平著述加深了了解...

    时间:05-09
  • 谋杀时间太容易

      对我来说,给我一倍的时间也不够用。谋杀时间,实在是暴殄天物。但的确有人无所事事,闷得发慌。不信你到茶楼去看看,天天有人在那里吹水,其实也没有人用心听,只是他自己过瘾。  你也可以到一些小公园看看,...

    时间:05-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