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面的小阳台上,挨挨挤挤地莳养着几十盆下山蕙兰,一有空闲,我便在这里小憩,与兰花为伴。开始莳养时,总觉得兰花很美,很高贵。养的时间长了,竟有所悟,兰花是一种内涵丰富、极具灵性的花卉,养兰能让人的心灵得到升华和憩息。
商南是秦岭兰花的主要产地,这里的人自古至今都有种兰、赏兰的习俗。兰花不仅有四季常青的叶丛,高挺艳丽的串花,更有沁人心脾的王者之香。
每年夏天,兰事最忙,要为兰儿扯上遮阳网,适时开窗通风,定时浇水除草,松土除虫,虽然辛苦,但乐在其中。兰草在自己的伺弄下,片片兰叶翠绿飘逸,蓬蓬勃勃地在微风中起舞。骄阳调皮地穿过网眼,在兰叶间跳跃,偷窥着兰盆脚绿油油的苔藓。阳台上飘散着青草润润的香味。秋天到了,天气凉爽,干燥,满盆的兰花要及时分株分盆,更换植料,要撤网增光,早晚开窗通风,适当增加浇水的次数,保墒保湿,使兰叶、兰根健康生长,为孕育花蕾积蓄力量。这时兰盆中的小苗长高了,狭长的叶片斜斜地立着,老叶更绿了,更厚实了,抗逆性更强了,更具活力了。冬天一到,就要在阳台上遮好塑料薄膜,保温防冻,增加光照。要适当减少浇水的次数,让盆中植料稍稍干一些,但要经常喷雾增湿,营造出一个温暖湿润的小环境。此时外面已是百草枯黄,冰天雪地,而阳台上却春意盎然,充满着生命的绿色。不经意间盆面上草丛中不知什么时候冒出了一两个花苞,或绿、或赤,上尖下圆,竹笋般硬挺挺地往上透,让人又惊又喜。这时一家人都往阳台上挤,浇水、除草、搬盆忙个不停。此时方知“观叶胜观花”之说的含义。神游于绿叶丛中,紧张的神经,浮躁的情绪,烦恼的心事都会烟消云散,心头升起一脉深深的、难言的感动和幸福。
清明节过后,兰儿进入了花期。你看,兰草的叶儿墨绿墨绿的,干净得像用水洗过一样,细细的叶脉清晰可见。叶缘的细齿硬刺刺的护着细细的花箭,花箭上错落有致地贴着八九粒碧玉般的花苞。兰花开的似乎有些艰难,花箭一天天增高,花苞渐渐涨大,好像要用一身的傲骨与初春的风寒抗争。半个月后第一枝蕙花开了,花杆又细又直,大出架,亭亭玉立,花舌鲜红,花瓣翠绿中透出鹅黄。朵朵花儿玲珑剔透像古代仕女的纤手,又像一只只展翅欲飞的彩蝶,幽香清纯。不几天一盆接一盆陆续都开了,整个房间、室外都浸润在醉人的花香之中。坐在阳台上,泡一杯毛尖绿茶,晒着春日的阳光,再回想起平日倾注的心血和深情,喜悦之情难以言表,人在此时反而沉静了下来。兰儿在秦岭山林中生长了千万年,花开花落,不争不喧,处深山,不以境寂而色逊,居幽谷,不因谷空而香衰,看上去有些落寞和孤独,没有其它花卉那般繁华与热闹。人们可能认为它消沉,认为它冷漠,认为它沮丧,其实不然,它不是感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也不是哀怨人世势利的孤寂,更不是看破红尘的随波逐流。那是一种历经风霜雪雨之后的沉静,是一种经历磨难和四季轮回的坦然,是一种淡泊人生和超脱世俗的禅意。
这就是兰花,有这么好的生灵,就不要刻意去追求什么价值,让心灵得到升华和宁静,已是最高的价值。去养几株兰花吧,让我们的心灵常常沐浴兰的灵光,得到滋养和重塑。(商洛之窗 作者:胡发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