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是个旅游业格外发达的休闲城市。在杭州的外地人好像比本地人还要多,游人一到杭州先要去游西湖,西湖游了几次也游不够,看西湖就像去看久违的老朋友,那种亲热之情溢于言表。
烟花三月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我沿着西湖边散步,雨珠就像杭州人撕扯的蚕丝。空气中有一丝清新的味道,花草尖上颤抖着水珠,远处薄薄的一层雾气笼罩着湖面,让人无限遐思,感慨万千。沿六公园、五公园、二公园转悠,湖边人也不多,一只松鼠悠闲地从树上溜下来,在雨地里觅食,我走近给它拍照,它也满不在乎。这只可爱的西湖松鼠和杭州人一样优雅,他们在大街上走路或者上下班坐公交都不急不躁。杭州人崇尚慢生活,注重生活质量,吃饭慢吞吞,说话慢悠悠,活得散漫自在,因此杭州才被称为休闲之都。
从一公园坐船,慢腾腾来到湖心岛,在三潭印月处流连忘返;从花塘观鱼处上岸,又逛到雷锋塔景区,站在雷锋塔顶可以俯瞰西湖全貌以及远处山顶上的寺庙。西湖边有许多好去处,像曲院风荷、平湖秋月、南屏晚钟,据说清朝曾有西湖十八景之说。我记得有诗人写七律赞西湖八景:“好善独修灵隐寺,飞来大岗自成峰。虎跑洞内高僧卧,岳庙坟前宰相躬。曲院风荷荷不绿,三潭印月月无形。九溪烟树多溪水,近看苏堤杏李红。”光看这些景点的名字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的。
杭州是一座花园城市。花在城中,城在花中,互为景色。西湖点缀了她的温润,她就像一位水灵灵的江南女子,浑身上下都充满了无穷的魅力。怪不得苏轼赞曰:““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湖边的游人都是一脸春天的模样,天晴雨霁,游人也多了起来,水秀草青花艳,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亲切慈善妩媚,表情鲜嫩得能掐出水来。阳春三月端给西湖的简直就是一场盛宴,不管是看的、听的、嗅的,都让人浑身舒坦,每一个细胞都惬意,用一句网络热词就是:“爽歪歪。”
杭州人不光有美丽的西湖,还有西溪湿地、灵隐黄龙洞、九溪十八涧等;有三大宝:蚕丝、龙井、黑珍珠;有四大名菜:龙井虾仁、叫花鸡、东坡肘子、西湖醋鱼。九溪是杭州本地人休闲踏青赏春的地方,相当于我们商洛的农家乐。九溪的景色自然天成,纯朴绝妙,清静雅致。顺着石子铺垫的乾隆大道而上,两边树木葱郁,小溪潺潺,鸟语花香,满坡皆是绿油油的茶树,小溪边一畦一畦的菜地里嫩生生的青菜长得生旺。一当地妇人手里掬一把青菜从菜地里出来,笑盈盈地和我们聊天,不停地赞美两边坡上的龙井茶叶和杭州人富裕的生活。
杭州的文友说,杭州人白天把西湖让给外地的游客玩,他们晚上才去西湖,在白堤断桥残雪处说悄悄话,在苏堤那杨柳依依的地方拉拉手,把浪漫和缠绵都留在西湖边。西湖自古就不乏浪漫的故事,尤其那些缠绵悱恻感人肺腑爱情传奇:白娘子与许仙的人蛇奇缘,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婉化蝶,还有苏小小的爱情故事都发生在杭州,因此,杭州才又被称为“爱情之都”。下雨的日子,在苏堤上拿把杭州的丝绸伞散步,说不定还会被一瓣桃花砸在头上,捡个桃花运,那将是何等的曼妙啊!
灵隐寺景区依然是人山人海,飞来峰顶原生态的树木肆无忌惮地自生自灭,碗口粗的藤条随处可见,各种乔木互相缠绕,树木叠翠,青藤横挂,飞鸟鸣唱,阳光从树缝筛下来,树影婆挲。站在飞来峰顶,眺望对面峰峦奇秀,绿树丛中若隐若现的灵隐寺黄墙灰瓦,煞是壮观。永福寺在灵隐寺上面,寺庙周围茂林修竹奇花异卉茶园小溪美不胜收。我们在各个寺庙间穿梭,到处佛柳穿檐,喜乐荡漾。
河坊街是杭州的老城,现在是步行街,荟萃了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河坊街人群熙攘,浓缩了老杭州原汁原味的生活趣味,不经意间就会牵出老杭州人的一些怀旧情绪,让游客充分领略了老杭州以前繁华的市井生活。河坊街在夕阳下似披了层金辉,古老的浙派建筑古老的手工作坊让无数游人流连忘返。银器作坊、糕点作坊,皆是现做现卖;老茶馆老药房老丝绸店,一个机灵的小伙用长嘴茶壶表演茶艺,吹糖人的艺人也在自己的摊点前献艺促销,许多老外也兴致勃勃地淘金猎奇,而不远处的鼓楼已亮起了璀璨的灯火。(商洛日报 作者: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