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儿女幼小之际,他的眼神是指路的明灯。父亲的工作单位在偏远的农村供销社,薪水很低,一月难得回家一次,但他每次回家总给我们带回一些水果糖、米花之类的小食品,我们姐弟妹五个唧唧喳喳地围在他身旁,高兴地活蹦乱跳,他总爱问一些“树上十只麻雀,用枪打下了一只,还剩几只?”,“一张桌子有四个角,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的问题,在他鼓励、期待、赞许的眼神中,我们学会了思考,也慢慢变得成熟,我们姐弟五人都陆续步入社会,虽然没有成为名人,但个个都是合格公民。可是走遍天涯,却再也尝不出那样甜的糖果,那样香的米花了!
父亲在儿女长大后,他的眼神是深深的牵挂。儿女们长大了,腰杆挺直了,成了家,有了各自的事,忙碌中疏忽了父亲,不知不觉中,父亲老了,白了头,驼了背,退了休。但他养猪耕田,从未歇息。每逢节假日,我们抽空回家去探望他,他总是说和母亲一切都好,让我们忙各自的事,不要误了工作。但每当听到儿女们有了进步、孙子孙女和外孙女考上大学的消息,他高兴得像个孩子,激动地在院内转圈,拉着母亲一定要去祝贺。后来父亲患骨质增生、脑梗塞疾病,难以站立、行动艰难,周末每当我向他道别回单位上班时,他无论如何都要母亲搀扶着把我送到路边。多少次啊,我不敢回头看身后父亲牵挂的眼神,直到转过公路拐弯,才偷偷抹去脸上的泪。
父亲在弥留之际,他的眼神是无限的眷恋。父亲到了晚年,可谓百病缠身,特别是脑梗塞、心脏和肺部疾病,折磨得他说不出话、喘不过气来,多次赴外地和当地医院治疗都未见效,且发病越来越频繁,情况越来越差。父亲知道他的去日不多了,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儿孙们在他身边多呆一会儿,有时他的眼神几乎是在乞求。直到去世前,他依然留恋着我们,无限眷恋地看着我们说:“今世建设了一个大家庭,舍不得一家好人。”
父亲,儿已泪流满面,天国的您,在看着我吗?(商洛日报 作者:寇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