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美文趣文

大禹“导洛自熊耳”求解(一)

2015-06-15 09:45:54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姚怀亮
  大禹“导洛自熊耳”所指的熊耳山,究竟在河南卢氏境内,抑或在陕西上洛治西?近两千年来一直聚讼不断,时至现今仍然悬而未决,没有定谳之说。
  虽世有升降,事有迁流,但大禹治水的千秋业绩总是有灰线遗迹可循。为不使荒牒歧说混淆青史的笔触,本文试图对这桩商洛“第一历史疑案”再作求解,并以此陋识就教于对这一问题素有研究收获的方家诸君。
  大禹治水功高无量,被民众尊为“山川百神之主。”
  要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先说说大禹。
  禹,是中国夏代的第一代帝王,中古代夏后氏部落的酋长。姒姓,亦称作夏禹、戎禹。如果从三皇五帝到尧、舜等几位重量级的华夏杰出领袖人物对后世的影响来看,禹的名声应该是最大的,所以他当时被普天之下的百姓敬称为“大禹”。“大”是中国古代对德高望重者的尊称。《荀子·天论》云:“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足见与“大”相配的,唯有厚德载物的天和地,方能与之相符。禹“南面而立,(使)万物备”,当然称得上“伟大”。
  舜帝时,禹奉命治理横溢九州的汤汤洪水,领导天下诸侯和民众疏通江河湖泊,开辟道路,兴修沟渠,发展农业,并且动员灾区难民“徙居,众民乃定,万国为治”(《史记·夏本纪》)。治理洪灾的13年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儿子出生,他也顾不上养育。自己穿衣吃饭一点也不讲究,而孝敬鬼神的祭品却很是丰洁。他住的是简陋的房屋,却不惜花费大量资财去修筑排水的沟洫。勘察灾情的过程中,走陆路的时候乘车,走水路的时候乘船,走泥路的时候用辇,走山路的时候用檋。教民农作从不违背四时节气。测量工程一定使用准绳规矩,从而合理规划九州土地,精确测量九大山系,辟通九条水道,修筑九处湖泽堤障,并命令助手伯益将稻种分给民众,让他们在低湿的田地上耕种,还命令后稷将稀缺的食物分配给各地的灾民。如果哪一个地方食物不足,就从食物多的地方调剂过去,以均衡各地的救灾物资供给。禹还亲自巡视各地的土质和出产,以确定该地区应该上缴朝廷的贡赋,并且考察其贡品运送所要经过的山川道路的交通便捷情况。“于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四海会同,六府甚修,众土交正,致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史记·夏本纪》)。所以,连舜的大法官皋陶也十分敬重大禹的功德品行,并号召天下民众都要效法禹。如果谁不照命令行事,就用刑惩罚,从而使禹的德业日益昌明,民众都尊奉禹为“山川百神之主”。
  尧舜时九州滔天洪水,曾使华阳之地成为天下有名的“九薮”之一
  同世界上许多古老的民族都说远古时全人类都曾经历过一次人力不可抗拒的天灾——洪水一样,当时华夏大地也同样遭遇到了这场洪波灭顶的大灾难。《尚书·尧典》记述这场人类大灾难的恐怖情景时就这样写到:“汤汤洪水分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意思是说,奔腾呼啸的洪水普天为害。吞没一切的水势包围了山岗,淹没了丘陵。洪水浩浩荡荡,巨浪冲上了天空,仿佛要遮蔽住整个天际。
  为了平息洪水所造成的巨大灾难,让天下的百姓不再遭受熬煎,过上安宁的生活,帝尧让禹的父亲鲧主持治理洪水,结果九年无归,洪水照样泛滥成灾,百姓依然避居在高高的山岗之上,衣食无着,备受艰难。尧不得不另请一位叫舜的高人出面来主持其事。舜以帝王的权力四处巡视灾情,结果发现鲧搞的那一套“以堵为主”的治水办法真是乱七八糟,根本不可能奏效。为了树立朝廷的尊严与威仪,平息百姓的怨愤和责骂,年轻气盛的舜一怒之下,将已经带罪流放的鲧处死在羽山之野。事过冷静之后,可能舜感到自己对鲧的处罚有些过火,心生愧意,遂产生了同情弥补之心。也或者是鲧的儿子禹当时在道德、人品、才能诸方面,已经具备了承担治理洪灾的才干及能力,并且有幸为舜所发现和看重,因而舜力荐禹出来继承其父未竟的事业,重新主持治理仍然怀山襄陵、泛滥虐民的滔滔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