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农历的“羊年”。春节期间,城区大街小巷,乡村单家独户,农家小院,随处可见贴有“三羊开泰”的大红对联。人们期盼羊年吉利,心想事成,可谓人心所向。
“三羊开泰”其实是从“三阳开泰”原意引申而来的。“三阳开泰”最早出自《易经》,意为“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是吉利的象征”。春节贴“三羊开泰”对联既是用作新年的祝颂语,也是一种良好的祝愿。
上述两种解释,大多数人都会有大致了解,而对于“三杨开泰”的解释可能就鲜为人知了。
相传杨氏宗祠有一幅对联:三星高照三元及第,四知世泽四序皆春。其中的“四知”讲的是东汉时期太尉杨震“为官清廉,夜幕却金,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高尚品德,史书均有记载,在此不赘述,而“三元及第”则讲的是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先贤辅佐明朝帝君的事迹。
据安徽省太湖县党史办杨远谋先生编纂的《杨氏史话》记载:在明朝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四位帝君在位时(公元1403年—1449年)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宰辅辅佐朝政近半个世纪的事迹。因他们三人都是贤达,且学识渊博,殿试高中,品德高尚,史称“三元及第”
杨士奇,泰和(今江西泰和县西三里)人,明朝惠帝建文初年,应吏部考试,奏取第一名。累官至礼部侍郎,兼兵部尚书及华盖殿大学士。他着的《三朝圣谕录》、《奏对录》和《历代名臣奏议》等书目,永存于文渊阁。
杨荣,建安(今福建瓯县西南)人,明朝惠帝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累官至工部尚书。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浙闽地区山民起义,议发兵。当时成祖在塞外,奏至杨荣。杨荣说:“愚民苦有思,不得已相聚自保,出兵将益聚不可解,遣使招抚,当不烦兵。”成祖采纳了他的建议,起兵得以平息。其才智为群臣所折服,深受明成祖知遇,被视为成祖心腹。
杨溥,石首(今湖北石首县)人。与杨荣同举进士,授编修。因案系狱十年不死,而在狱中勤读不辍,读诸子经典数遍。仁宗即位,被释,提升为翰林学士,掌管弘文阁事。英宗时入阁,主管机要职务,少保武英殿大学士。他质直廉静,性恭谨。诸大臣论事争可否,他均能平心静气地对待,令大臣们叹服。
杨氏三公为四位帝君辅政,尽职、尽责、尽力。群臣称“士奇有学行,荣有才识,溥有雅操”,是他人所不及的。时称“三杨开泰”,即是对他们三人在辅佐明朝四代帝君近50年功绩的最高褒奖。是时,天下太平,朝无失政,乃国泰民安也。“三杨开泰”即由此而得名。
后人为仰慕先贤,即将他们并称为“三元及第”撰写在祖先堂对联中,将他们的功绩“三杨开泰”书于史料中流传至今,以警示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