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人民文学》第三期的短篇小说《伊琳娜的礼帽》,是一篇很有特色的作品。作者铁凝把故事浓缩在机场和机舱,从细枝末节入手描绘人物百态,生动地表现了特定环境下人与人的关系。
故事梗概是这样的:刚离婚不久的“我”与表姐结伴去俄罗斯旅游,途中表姐恋上了一位男子,“我”遂于表姐分手,选择了提前返程。在飞机上遇到了带着儿子萨沙旅行的少妇伊琳娜。伊琳娜带着一大堆行李,手上还勾着一个礼帽,那是给丈夫的礼物。可是头上的行李舱里无法安置这个大帽盒了。前排的一位瘦男人见状就把这帽盒塞到自己上方的行李舱了。故事就从这儿开始了。在九个小时的行程中,“我’目睹了瘦男人与伊琳娜的种种暧昧;莫斯科大款与两位年轻女子的调情打闹;两位同性恋男子的龌龊举动。作者观察细致入微,描写准确生动,语言风趣诙谐,每每让我笑出声来。小说的主人公当然是伊琳娜和瘦男人。如果仅仅描写他们的调情,展示他们情感中的不光明,作品的深度和厚度就要大打折扣了。小说的神来之笔是结尾部分。飞机到达终点了,伊琳娜与瘦子形同路人,而且抢先一步离开。瘦子打开行李舱发现了伊琳娜遗忘的帽盒,于是紧紧追赶。远处停机坪上伊琳娜与前来接机的丈夫紧紧拥抱。瘦子怔在一旁,他既不便上前,也无意破坏伊琳娜的家庭。原本不爱管闲事的“我”见状从瘦子手里“抢”过帽盒,交给了伊琳娜。伊琳娜却把硕大的帽子扣在了自己头上,遮住了半个面孔。萨沙知道“我”目睹了母亲与瘦子在机上的行为,立刻用手指放在嘴边轻嘘一声,暗示“我”成全。“我”明白萨沙的托付随即飘然而去。这一段描写非常精彩,它让每一个人都升华了。瘦子的良心未泯,“我”的善解人意,萨沙的天真老成,伊琳娜的愧疚尴尬都跃然纸上。故事从礼帽开始,又从礼帽结束,礼帽贯穿始终,牵引着故事的发展。情节十分紧凑,前后呼应非常自然,且无丝毫斧凿痕迹,显示了作者在结构上的匠心独运。
其实,铁凝并不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此前我也不认为她的作品是一流的。但是《伊琳娜的礼帽》确实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