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蚁族》将“生存之上,生活之下”的“80后”大学生带入公众视野起,“80后”蚁族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后,成为社会第四大弱势群体,越来越受关注。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的弱势群体,大转型时代的中国社会造就了少数富人的传奇,同时也造就了千千万万穷人的悲剧。在这种尖锐的贫富差距矛盾中,刘心武的新书《鸟人》的故事开始了。
刚出象牙塔的鸟博士是个不折不扣的蚁族,父母含辛茹苦供他读到博士,换来的是家徒四壁。他因不满导师的学术视野,且困于生计,被迫投身社会,南下投奔好友小七。在南下的车上他与老鹰冲集团老大相遇,因其过人学识,被老大聘为特别助理,专门从事老鹰冲的重组调研。鸟博士由此接触并调查了社会灰色地带中的所有势力,并与瘦狗村相联系,得出了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关系的回答。这个报告被农贸部长赏识,鸟博士因此成了部长特别助理,被任命为特管会主任,由此一步步进入社会高层,但是最后的命运却是沦为阶下囚……
像鸟博士这样的蚁族似乎非常幸运,他一出门就遇见贵人,迅速从一个不名一文的学生变成月入一万的高级白领。这是一种灰色转变,因为他进入的是一个灰色的集团。在这种灰色环境的熏陶下,鸟博士被迫成为社会灰势力的爪牙,在潜移默化中“长出尾巴”,并且一步登天变成一个“鸟兽”。
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兽族的掠夺式生存被歌颂、被膜拜,成了无数蚁族向往的标杆,但从蚁族到兽族必须经历一个累积、奋斗的过程。刘心武在这个灰色的励志小说中,让鸟博士从蚁族一步登天变成兽族,这种转变触目惊心。鸟博士仿佛是被社会强行拉伸、畸形发展的变形体。我们在小说中可以看到一个振翅高飞却又一直被束缚着的鸟兽,每次一飞冲天之后,他身后总是一地鸡毛。
表面上鸟博士事业步步高升,另外一方面作者又暗示飞得越高将会跌得越重。因为蚁族的成长如不经历一步步筑巢、一层层蜕变进化,不可能从弱小的蚁族进化成为真正强大的兽族。像鸟博士如此之幸运的人,最后的下场却是沦为阶下囚,揭示的是一种宿命,但何尝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丛林法则呢?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灰色的情节与荒诞的人物,将小说带入一个更高的艺术层次。小说这种荒诞暗示了现实的本质,作者在现实的本质中探讨事物的内因,并且从表象的事件上让主人翁变成“鸟人”,漂浮在虚虚实实的幻境里。层出不穷的人物和事物如同鸟博士飞起后抖落的那一地鸡毛,令人目不暇接,且引人深思。
在鸟博士种种经历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层层被拨开的现实真相,这种真相告诉我们,光鲜亮丽的现实背后是一个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世界,蚁族只有进化成兽族才能更好地生存。在这种真相的诱惑下,鸟博士畸形进化,越陷越深,到最后不可避免沦为阶下囚,理想幻灭。如此大好青年,有理想有抱负,但遭遇到揠苗助长式的变形成长。如果说鸟博士的幸运在于他能够一飞冲天,那不幸也正在于,这不是一种飞翔,而是被别人强行抛到天上。他上升得很快,跌落得自然也很快。
小说的最后,鸟博士在监狱里“无所顾忌地化为一只金雕,穿窗翩然而出”,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历经理想毁灭后的新生。这样一个魔幻的结局影射了作者悲悯的情怀。作者用这种灰色励志作为反面教材告诉我们:非常幸运、灰色的转变是鸟博士的个体标本遭遇,但千千万万蚁族的蜕变路径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