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约翰?奈斯比特的《中国大趋势》在中国大陆出版,出版商评价说:“本书站在全球的高度,精辟地提出了‘中国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理论——解放思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摸着石头过河、艺术与学术的萌动、融入世界、自由与公平、从奥运金牌到诺贝尔奖。并由此总结出中国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它的新型经济模式已经把中国提升到了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而它的政治模式也许可以证明资本主义这一所谓的‘历史之终结’只不过是人类历史道路的一个阶段而已。”约翰·奈斯比特坚定地相信“中国模式”将以难以令人置信的力量影响整个世界。
作者是影响深远的《大趋势》的作者约翰?奈斯比特,虽然我没有读过《大趋势》,但作者以一个国际知名学者的“第三只眼”来审视中国大陆近三十年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他的思考和洞察力一定会客观而深刻。可以说,正是作者身份的“光环”和对作者“中国思考”的期待,调起了我强烈的好奇之心,赶紧找来此书一读。但读过之后,大有上当受骗之感,因为,我们难以从这本书中“吸取”到有益的东西。
作者把官方媒体的宣传和高层领导的一些讲话,全部当成了现实来加以肯定和叙述,从这个意义上说,该书不过是一本以约翰?奈斯比特名义出版的宣传资料而已。如果说该书是对中国近三十年发展的回顾(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它远不如国内已经出版的那些著作丰富和深刻,它的深度甚至还没有达到宣传机构一个有文化的科员的水平。说该书是一本宣传资料,那实在是看在作者身份上的一种抬举。2008年9月,张五常在北京“市场三十年”论坛上狂言:中国已经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甚至是历史上最好的制度。约翰?奈斯比特则在该书中坚信:这种与西方不同的、诱人的发展模式,“对于以政绩来考量纵向民主的国家来说,中国模式很可能会成为他们摆脱贫穷落后,从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良方。”“假以时日,它很有可能成为对西方民主治理方式的一种真正挑战。”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看到他们就此展开的具体论证。
“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领导一个如此宠大复杂的国家走出贫穷、实现现代化了。如果中国建立的是西方式横向民主体系,那么大量精力会被浪费在竞选的争斗之上,大批候选人会提出无数个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而且,手握选举权的中国人根本没有决策的经验。”“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政治状况误解太深,而中国共产党所做的解释太少,以致让西方以为中国人民渴望西方民主。”即使是香港,“香港人民从未感觉有必要建立独立的民主体系。他们想要的是良好的基础设施、赔钱与消费的自由。”而且,香港已经证明,“西方和中国模式共存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香港这个例子告诉大家,北京领导下的资本主义体制可以多么出色地为人民利益服务。”作者的这些说法,不仅缺乏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深入阐述,而且在逻辑上也是混乱的,其结论更是武断的。因为,仅仅依靠政绩突出而获得合法性的时代,正在逐渐地成为历史,中国人民正期待着一个公正、公平、正义的新时代。这才是中国的大趋势。
中国三十年来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积累的矛盾与社会危机也是严重而深刻的。如人民深恶痛绝的腐败越来越猖獗的问题、权贵勾结产生的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问题等等。只有解决好当前面临的问题,才能化解日益严重社会风险,但作者在本书中根本没有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