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把金庸古龙的书翻来覆去地读了又读,逐渐发现一个秘密:金庸的江湖是不用花钱的,那些江湖儿女们每天只惦记着武学秘籍、恩怨情仇、乃至国恨家仇,唯独钱的问题无需考虑。不知道是谁,但一定有人帮他们搞定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迎来送往、吃喝玩乐等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费用。这有点像供给制时代的生活,人们只管革命就行。而古龙的江湖是要花钱的,很多人几乎每天都要为下一顿的饭钱而绞尽脑汁,比如《欢乐英雄》中的郭大路等快乐青年;还有些人——往往还是大人物——因为钱的问题栽了跟头,比如《陆小凤》中的金九龄。
金九龄何许人也?金九龄乃是天下第一名捕,陆小凤对他的评介是:“金九龄被公认为六扇门中,三百年来的第一位高手,无论大大小小的案子,只要到了他手里,就没有破不了的。”
他的师兄是少林寺的苦瓜和尚,他交游的是陆小凤、木道人、老实和尚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和他的名气相称的是他的生活方式:
金九龄的衣服,质料永远最高贵,式样永远最时新,手工永远最精致,他手里的一柄折扇,也是价值千金的精品,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当作武器。金九龄认穴打穴的功夫,都是第一流的。事实上,他无论什么事都是第一流的。不是第一流的酒他喝不进嘴,不是第一流的女人,他看不上眼,不是第一流的车,他绝不去坐。
此外,他还喜欢收藏古董字画。不得不承认,金九龄是有品位的第一流人物。但是,问题在于,“他却并不是个第一流的有钱人。”公门中的薪金是有限的,至于外快,他虽然精于辩别古董字画和相马,能够从中赚些钱,但与他的开销比起来,却是入不敷出,特别是在女人身上要花很多钱,这有欧阳情的话为证:
欧阳情道:“别人都认为你在女人身上不必花钱,只有我知道,象我们这种女人,眼睛里一向只认得钱,就算你是潘安再世,宋玉复生,也一样要得有钱才能进得了门。”
欧阳情的话虽然无情和难听,不过确实是实话。金九龄为了维持那样的生活,只得扮成绣花大盗,盗走东南王府中的十八斗明珠,外加华玉轩珍藏的七十卷价值连城的字画、镇远的八十万两镖银、镇东保的一批红货和金沙河的九万两金叶子。金九龄执法犯法,做下了泼天大的事来,结果终于送了命。在金九龄的临死前,深受其害的东南王府总管江重威——原来也是金九龄的好朋友——感慨万千地对金九龄道:“其实我早已算到你会有这么一天,你太喜欢花钱,太喜欢享受。”这句话颇有些总结的味道,我的理解是,江湖上是要花钱的——关于这一点我赞成古龙。还有就是,谁又不喜欢花钱和享受呢?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