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于丹谈成长:年轻时熬夜写东西 喜欢大杯喝咖啡

于丹谈成长:年轻时熬夜写东西 喜欢大杯喝咖啡

2015-01-16 11:38:29

来源:北京晨报

  北京晨报:目前的图书市场上,心灵鸡汤、人生讲义一类的东西非常多,您这本新书也是谈人生的,那么您最想告诉读者的又是什么呢?

  于丹:其实,我没有什么特别想告诉大家的,这些只是我成长过程中的一点点随笔。林语堂先生写《苏东坡传》的第一句话,“我写这本书,只是喜欢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我很喜欢他这句话。

  晨报记者 韩英楠

  ■记者手记

  这一份让人

  温暖的清欢

  年届天命,回眸五十载人生,于丹道出了自己对于“清欢”的心得。就像于丹自己所说的那样,绚烂至极而归于平淡,一场专访下来,在记者眼里,她的 内心似乎又回到了初心满怀的少女时代。在接受采访间隙,于丹时而补补妆,时而照照镜子,没有半点那种人已过半百的意思。而她身上散发出的那种独特的新时代 女性的干练劲儿,也让人感觉很舒服。

  于丹谈话的逻辑性很强,且出口能成章,总是按部就班不急不缓地回答着记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言语之间层层递进,答案似乎早已水到渠成。记者事先 准备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有关于丹本人如何看待“名利”二字,但一路聊来,还没到把这个问题提出的时候,记者似乎就已经从她的言谈话语间体会到了她所谓的那种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也是在这些言谈话语间,记者可以看出,于丹很是疼爱她的孩子,每每提及,从表情、神态到语速,都会有一些微妙的变化。这种母性慈 爱的自然表露,自是可堪“人间有味”。

  当天,于丹随身带了一个粉红色的保温瓶,里面装的是从家里灌好的白开水,在谈话间隙,她会用保温瓶盖子当杯子,自己倒出水来喝。几次三番,旁边 的服务人员有些看不过去了,便主动替她倒水,于丹便一定要停顿下来,亲手从服务人员手里接过水杯来,再说声谢谢。“人间有味是清欢”,在于丹这些不经意的 温暖细节里,也该满满都是那份难得的清欢吧。

  韩英楠

  • 相关阅读
  • 编剧六六谈旅行:每年都抽一段时间行走江湖

      近日,著名作家、编剧、话题女王六六继《半句实话》之后出版了最新文化随笔集《六个脚印,走着瞧》。书中收录了她在国外旅行时对中西文化差异、人类文明的真知灼见和深度思考。13日,六六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畅谈旅...

    时间:01-16
  • 冯骥才:节日的情怀是不变的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中的习俗、游艺、庆典,与大自然的气候和节律,以及农耕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随着工商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与农耕生活逐渐脱节,与大自然也...

    时间:01-16
  • “剑网2014”专项行动共查处案件440起

      本报北京1月15日电(记者李苑)14日,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在京召开“剑网2014”专项行动总结会。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司长于慈珂在会上介绍,专项行动期间,各...

    时间:01-16
  •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通报4起“三假”重点案件

      本报北京1月15日电(记者刘彬)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日前对外通报了4起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案件,这是该办今年公布的第一批“三假”案件。  这4起案件包括广西梧州《西江月》杂志非法...

    时间:01-16
  • 第五届“中国外交官看世界”摄影展开幕

      本报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张朋辉)第五届“中国外交官看世界摄影展”15日在京开幕。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张明,文化部副部长丁伟,近80位驻华使节或代表以及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等200余名嘉宾出席开幕...

    时间:01-16
  • 中国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大会举行

      近日,由作家出版社与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联合主办的2014“首届中国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大会”在京举行,“中国影视文学版权交易平台”同时启动。中国作协副主席廖奔出席活动并致辞。...

    时间:01-16
  • 青年作家应为文学提供新经验 “70后”以下青年创作现状观察研讨会举行

      1月10日,“私人经验·历史记忆与公共空间——‘70后’以下青年创作现状观察”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出席会议,近30位专家学者与会。  李敬泽谈到,近年来...

    时间:01-16
  • 盼望健康的批评空气早日出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总书记把&l...

    时间:01-16
  • 公私携手 让阅读的空间更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松老人塔所在寺院里的砖读空间。 新华社记者 公 磊摄(资料图片)   保障人民群众基...

    时间:01-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