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成长 百转千回 方得清欢
如果没有经历过绚烂,那就不是平淡,而是平庸。人如果没有经历过人间的百转千回,怎么可能有清欢。
北京晨报:您选择在这本书里首次讲述您的个人成长经历,据说创作中曾经数度落泪?
于丹:我是喜欢写日记的,这里面有好多是我愿意跟人分享的内容。书里提到过“来日并不方长”。有个给我做过手术的医生,给我腿里打过两根钉子, 他一直想再给我处理一下。我俩是朋友,我说你也忙,我也忙,咱们来日方长。我那会儿30多岁,他也不到40岁,是一个年轻的骨科主任。结果有一次跟他约好 了,出差回来我才知道,他已经出车祸去世了。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来日并不方长。所以我很动感情。
北京晨报:那么,作为一种人生理念,“清欢”是否会成为您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
于丹:我认为起码现在不是,因为清欢是有阶段的,这就是我说绚烂至极而归于平淡。如果没有经历过绚烂,那就不是平淡,而是平庸。人如果没有经历 过人间的百转千回,怎么可能有清欢。我孩子今年才10岁,所以我不会对她讲清欢。清欢是中年以后的事情。一个人不曾拿得起,何谈放得下。随着苏东坡的人生 经历去看,看他一生的跌宕起伏,就会知道这些人间有味的隽永,就是人到中年的况味。人能不能走到清欢,要看他的悟性、造化和缘分。
北京晨报:喜欢您的读者很多,您也会让孩子看您的作品吗?她喜欢吗?
于丹:有一些会看。我有两本作品是给小孩写的“读最美古诗词”,她会翻着看看。但是《论语心得》她从来没有看过,我也不想我写的书就一定要让她看,她应该有她自己爱看的书。她特别喜欢读书,但读得比较庞杂。
谈名利 不迎不逆 诚意就好
对于名利,不刻意去追,也不刻意去推,关键要看是不是在生命的坦然里。一生的时光太有限了,不迎,不逆,有诚意就好。
北京晨报:一般而言,人们所追求的“名利”都应该是“清欢”的敌人,以“清欢”为追求的您,怎么看待名利?
于丹:“名利”关键要看是不是在生命的坦然里。最初在《百家讲坛》,我并不是经过刻意策划才登上去的,是因为我本来就是中央电视台的顾问,我给 他们评节目,他们让我做个样片,结果糊里糊涂的我就上去了。这不是求来的,但它就来了。既然来了,就接受。我的岗位在大学,我家里面有妈妈和孩子,当它过 去以后,我还要以这些为重。对于“名利”,我喜欢四个字叫做“不迎、不逆”,我不刻意去追,也不刻意去推。一生的时光太有限了,不迎,不逆,有诚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