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编京剧《金缕曲》剧照 |
清代才子顾贞观的名词《金缕曲》情深意挚,脍炙人口,表达了他对因直言获罪伏狱的知己吴兆骞的深切思念。著名编剧郭启 宏据此以不凡手笔改编成话剧《知己》,轰动剧坛。台湾京剧名家李万春(京剧大师李少春之子)又将其移植为京剧《知己》,赢得海峡两岸观众好评。如今,上海 大剧院、上海京剧院强强联合,邀请海峡两岸知名艺术家,再度将其改编为京剧《金缕曲》,并将于新春晋京,在国家大剧院隆重推出。同一题材,三部作品,精彩 纷呈,构成当下中国剧坛的一道亮丽景观。
《金缕曲》由李莉担纲改编。李莉是一位具有独到思想和审美观念的艺术家,她因《成败萧何》《挑 山女人》《双飞翼》等剧作蜚声戏剧界,最近还荣获上海文艺界杰出贡献大奖,她的独特改编,是《金缕曲》的一大看点。《金缕曲》呈现的是,顾贞观为了营救知 己吴兆骞,委身于宰相府做教书先生,多方设法,苦等廿载,最终盼得吴归,而昔日狂放刚正的知己,却已经被牢狱和流放生涯异化为苟且偷生、逢人便跪的猥琐小 人。此种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变迁和嬗变轨迹,足以拨动当今遨游于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万千知识分子的心弦,激发他们精神和灵魂的反思。独特题材内蕴的精神含 量恐怕是引发三部作品问世的缘由。与两部《知己》不同的是,《金缕曲》不仅将话剧《知己》中具有人生哲理意味却让普通观众感到艰深的对白和复杂的历史背 景,融化为优美晓畅的戏曲语汇,令唱腔、情节、情感更京剧化,而且独具匠心地对两部《知己》的结尾进行了重要改动:让原本对异化了的吴兆骞完全失望、对 “士为知己者死”产生了彻底质疑的顾贞观,来了个根本性的反转——他选择了对老友的理解和宽容,选择了对人生的理解和宽容,因此也重新焕发了吴兆骞重生的 勇气。我极赞同和欣赏李莉的独创。且听她在《编剧琐言》中对知识分子人文情怀的深刻理解:“人若贫穷,因得知己而富有;人若高贵,因缺知己而可怜。”“人 之一生,或许永远遇不到真正的知己,但渴望知己的心灵,却能引导人在干涩漠然的前行路上,去寻觅、去感受、去参悟,哪怕是瞬间的情义,总能折射出一瞬的温 暖。”她之所以“在改编中掺和进了些许人心本善的向往和执着”,“更愿意看到跃出历史的吴兆骞,在经历磨难后闪现出心底明光”,是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主张 和谐、主张宽容的自觉与自信,是因为这样的改动“能让人因此而感觉人心向善向美之渴望;能让人意识在险恶环境中奋起一搏之必须;能让人参悟知己之情,是可 以令生命拒绝最后沉陷于灭顶汪洋中的坚实桅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