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新编京剧《金缕曲》—— 留取心魂相守

新编京剧《金缕曲》—— 留取心魂相守

2015-01-23 10:15:45

来源:人民日报 仲呈祥

新编京剧《金缕曲》剧照

  清代才子顾贞观的名词《金缕曲》情深意挚,脍炙人口,表达了他对因直言获罪伏狱的知己吴兆骞的深切思念。著名编剧郭启 宏据此以不凡手笔改编成话剧《知己》,轰动剧坛。台湾京剧名家李万春(京剧大师李少春之子)又将其移植为京剧《知己》,赢得海峡两岸观众好评。如今,上海 大剧院、上海京剧院强强联合,邀请海峡两岸知名艺术家,再度将其改编为京剧《金缕曲》,并将于新春晋京,在国家大剧院隆重推出。同一题材,三部作品,精彩 纷呈,构成当下中国剧坛的一道亮丽景观。

  《金缕曲》由李莉担纲改编。李莉是一位具有独到思想和审美观念的艺术家,她因《成败萧何》《挑 山女人》《双飞翼》等剧作蜚声戏剧界,最近还荣获上海文艺界杰出贡献大奖,她的独特改编,是《金缕曲》的一大看点。《金缕曲》呈现的是,顾贞观为了营救知 己吴兆骞,委身于宰相府做教书先生,多方设法,苦等廿载,最终盼得吴归,而昔日狂放刚正的知己,却已经被牢狱和流放生涯异化为苟且偷生、逢人便跪的猥琐小 人。此种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变迁和嬗变轨迹,足以拨动当今遨游于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万千知识分子的心弦,激发他们精神和灵魂的反思。独特题材内蕴的精神含 量恐怕是引发三部作品问世的缘由。与两部《知己》不同的是,《金缕曲》不仅将话剧《知己》中具有人生哲理意味却让普通观众感到艰深的对白和复杂的历史背 景,融化为优美晓畅的戏曲语汇,令唱腔、情节、情感更京剧化,而且独具匠心地对两部《知己》的结尾进行了重要改动:让原本对异化了的吴兆骞完全失望、对 “士为知己者死”产生了彻底质疑的顾贞观,来了个根本性的反转——他选择了对老友的理解和宽容,选择了对人生的理解和宽容,因此也重新焕发了吴兆骞重生的 勇气。我极赞同和欣赏李莉的独创。且听她在《编剧琐言》中对知识分子人文情怀的深刻理解:“人若贫穷,因得知己而富有;人若高贵,因缺知己而可怜。”“人 之一生,或许永远遇不到真正的知己,但渴望知己的心灵,却能引导人在干涩漠然的前行路上,去寻觅、去感受、去参悟,哪怕是瞬间的情义,总能折射出一瞬的温 暖。”她之所以“在改编中掺和进了些许人心本善的向往和执着”,“更愿意看到跃出历史的吴兆骞,在经历磨难后闪现出心底明光”,是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主张 和谐、主张宽容的自觉与自信,是因为这样的改动“能让人因此而感觉人心向善向美之渴望;能让人意识在险恶环境中奋起一搏之必须;能让人参悟知己之情,是可 以令生命拒绝最后沉陷于灭顶汪洋中的坚实桅杆!”

  • 相关阅读
  • 钱理群:从不满80后到开始为80后辩护

      钱理群近日携新书《钱理群作品精编》在三联24小时书店与读者见面,钱理群感慨自己已经不懂当代青年了。而因为读者见面会上青年追随者众多,之前曾表达过对80后不满的钱理群又改口为年轻人说话,“我是站在8...

    时间:01-23
  • 周信芳之子周英华首次在大陆办个人画展

     75岁的周英华侃侃而谈。黑色长袖T恤配一条牛仔裤,以及染黑了的头发,让他看起来年轻不少。这是周英华首次在大陆举办个人画展,展览中文名为“麒派画家周英华”。尽管他的父亲——中国京剧大师...

    时间:01-23
  • 评论:借余秀华打造乡土作家群,靠谱吗?

     当地若想借余秀华打造“乡土作家群”的名片,应充分尊重余秀华本人意愿,凡事就怕做过了头,如果纯粹把余秀华当作赚取政绩的工具,那样是在消费余秀华,并且可能对她造成新的伤害。  突如其来的成名,...

    时间:01-23
  • 戴锦华:阅读与书籍可能正在分离 出版面临转型

     22日下午,“培文出版:汇聚坚守的力量”新年新书答谢会在北京举办。北大培文总裁高秀芹在主持会议时表示,培文的出版呈现多学科性,电影戏剧方面成为增长点,未来将坚持出版图书的高品格并同时注意普及...

    时间:01-23
  • 多家出版社"争抢"余秀华 称亏本也要为她出诗集

     近日,随着一首名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在网络“病毒般蔓延”后,余秀华火了。这个湖北钟祥市石排镇横店村的农妇,被学者沈睿誉为“中国的艾米丽·迪金森(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rd...

    时间:01-23
  • 毕飞宇为新词汇抓狂:信息爆炸让写作越加力不从心

    作为几乎唯一从来不使用手机的作家,毕飞宇似乎一直和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保持着距离。今年年初他出版了新书《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51岁的他用一本书梳理了自己前半生的文学创作,意在给自己做一个阶段总结,...

    时间:01-23
  • 《当代》35年与时代同行

      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一直是作家、批评家热衷讨论的话题之一。1979年,在《当代》杂志创刊号中,首任主编严文井曾满怀深情地写道:“文学,应当是生活的镜子。生活,是文学惟一的源泉”。剧变中的中国需要...

    时间:01-23
  • 莫言作品被退货引探讨 业内人士:退货率10%属正常

      本报讯 在近日举行的第三次文艺评论双月座谈会上,一则消息引发了与会的文学界人士的探讨:2014年年底,某出版社爆料,在与各家书店结单时,发现其出版的莫言多部小说遭到退货,退货量占总印数的10%。  不过,...

    时间:01-23
  • 中国科幻电影:魂体双失

      春节电影档的竞争又要开始了。当片商在苦苦寻找蓝海时,有种电影类型却一直无人触碰,以至于翻阅整个中国电影史,它都好像被人刻意遗忘——这就是科幻片。中国电影百年史上,即使只要有点科幻元素就算...

    时间:01-23
  • 以新“童年观”重塑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因其指涉对象和叙事艺术的特殊性,在文学王国取得“独立主权”,合法且自足,这种自足也意味着儿童与成人的某种隔绝  跟儿童专享的玩具、服饰一样,儿童文学背后隐含着成人对儿童的想象与期待...

    时间:01-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