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刘心武、贾平凹、张炜等作家大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当代》发表作品,可以说,他们与《当代》共同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迅速发展的35年。在现场,作家们分享了自己与《当代》杂志之间的故事。多年来,他们笔耕不辍,为读者奉献了大量现实主义力作,以文学的方式记录着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变化。他们认为,《当代》一直是中国写实主义作品重要的发表阵地,同时,《当代》也促进了现实主义在现代社会文化潮流中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在过去的岁月中,作家们切身感受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和改革阵痛,他们始终相信,用真诚的文字记录现实是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诗人屠岸是《当代》的顾问,也曾经是《当代》杂志的编辑,他对这份刊物有着特殊的感情。屠岸说,35年来,《当代》杂志始终排斥低俗文学、玩笑文学、庸俗文学,始终坚持文学的高贵品质,就是文学的真善美、精气神。也正因为如此,这本刊物成了展现民族灵魂的重要载体之一。
活动现场还票选出“《当代》长篇小说2014年度五佳”和“年度最佳”等奖项。该奖项以“零奖金,全透明”的评奖风格在文坛独树一帜,至今已成功举办11届。在今年的评选中,贾平凹的《老生》、徐则臣的《耶路撒冷》、杨绛的《洗澡之后》、阎真的《活着之上》和严歌苓的《妈阁是座城》被评为年度五佳长篇小说。其中,贾平凹的《老生》以最高票数当选为年度最佳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