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毕飞宇为新词汇抓狂:信息爆炸让写作越加力不从心

毕飞宇为新词汇抓狂:信息爆炸让写作越加力不从心

2015-01-23 11:01:57

来源:北京晚报

  毕飞宇:我昨天还让张莉老师给我普及了一下什么是“腐女”。汉语在我看来是相对静态的东西,哪怕是现代汉语也很静态的。我五岁开始上学,最大的乐趣就是看词解,看到不懂的词就把它背一背。没想到现在我五十岁了,整天还是面对着一些看不懂的词。所以有的时候年轻人给我写信,我会请教他们语言问题。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喜欢“望文生义”,现在这样一个网络时代,“望文生义”我都不敢了。

  记者:您会抗拒这样的新词汇,还是会学着去在小说中使用?

  毕飞宇:是个问题。我只能说不要小看这些词,它们可能对于你们来说就是发发短信用一下而已,可是我的职业完全就是靠使用语言而生活的,对作家来讲,特别麻烦。现代汉语的内部一下子进入了那么多的闯入者,让我这个靠语言为生的人特别感到陌生。从我这一代往后的作家,都要面对这个问题。我一点都不是耸人听闻。马原说,小说死了,我太不同意,但我相信,小说会越来越困难。

  记者:您平时获取信息都是通过什么媒介?

  毕飞宇:网络,几乎全部来自网络。现在报纸都看得越来越少了。所以我的书房里永远有两台电脑,一台是我写作用的电脑,另外一台24小时开在那儿, 闲下来的时候会去看一下。

  记者:您有没有想过现在的90后一代还需不需要小说,或者说需不需要您说的这种小说?

  毕飞宇:我不知道。我也不敢保证所谓的80后、90后,在他们成年之后就一定不会看我这一代人的作品。不是说生活形态不同就不能够理解彼此,我们和唐朝离得多远,可我们依然在从唐诗中欣赏美,完全可以体会到那种惊心动魄,或是深水静流。我不关心他们看不看,只要我这代人中还有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就会继续写下去。我之前说得是不是太消极了?其实无论世界怎么变化,艺术家总可以对付。陈梦溪

  • 相关阅读
  • 钱理群:从不满80后到开始为80后辩护

      钱理群近日携新书《钱理群作品精编》在三联24小时书店与读者见面,钱理群感慨自己已经不懂当代青年了。而因为读者见面会上青年追随者众多,之前曾表达过对80后不满的钱理群又改口为年轻人说话,“我是站在8...

    时间:01-23
  • 周信芳之子周英华首次在大陆办个人画展

     75岁的周英华侃侃而谈。黑色长袖T恤配一条牛仔裤,以及染黑了的头发,让他看起来年轻不少。这是周英华首次在大陆举办个人画展,展览中文名为“麒派画家周英华”。尽管他的父亲——中国京剧大师...

    时间:01-23
  • 评论:借余秀华打造乡土作家群,靠谱吗?

     当地若想借余秀华打造“乡土作家群”的名片,应充分尊重余秀华本人意愿,凡事就怕做过了头,如果纯粹把余秀华当作赚取政绩的工具,那样是在消费余秀华,并且可能对她造成新的伤害。  突如其来的成名,...

    时间:01-23
  • 戴锦华:阅读与书籍可能正在分离 出版面临转型

     22日下午,“培文出版:汇聚坚守的力量”新年新书答谢会在北京举办。北大培文总裁高秀芹在主持会议时表示,培文的出版呈现多学科性,电影戏剧方面成为增长点,未来将坚持出版图书的高品格并同时注意普及...

    时间:01-23
  • 多家出版社"争抢"余秀华 称亏本也要为她出诗集

     近日,随着一首名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在网络“病毒般蔓延”后,余秀华火了。这个湖北钟祥市石排镇横店村的农妇,被学者沈睿誉为“中国的艾米丽·迪金森(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rd...

    时间:01-23
  • 《当代》35年与时代同行

      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一直是作家、批评家热衷讨论的话题之一。1979年,在《当代》杂志创刊号中,首任主编严文井曾满怀深情地写道:“文学,应当是生活的镜子。生活,是文学惟一的源泉”。剧变中的中国需要...

    时间:01-23
  • 莫言作品被退货引探讨 业内人士:退货率10%属正常

      本报讯 在近日举行的第三次文艺评论双月座谈会上,一则消息引发了与会的文学界人士的探讨:2014年年底,某出版社爆料,在与各家书店结单时,发现其出版的莫言多部小说遭到退货,退货量占总印数的10%。  不过,...

    时间:01-23
  • 中国科幻电影:魂体双失

      春节电影档的竞争又要开始了。当片商在苦苦寻找蓝海时,有种电影类型却一直无人触碰,以至于翻阅整个中国电影史,它都好像被人刻意遗忘——这就是科幻片。中国电影百年史上,即使只要有点科幻元素就算...

    时间:01-23
  • 以新“童年观”重塑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因其指涉对象和叙事艺术的特殊性,在文学王国取得“独立主权”,合法且自足,这种自足也意味着儿童与成人的某种隔绝  跟儿童专享的玩具、服饰一样,儿童文学背后隐含着成人对儿童的想象与期待...

    时间:01-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