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在历史与美学的语境中重构战争叙事——2014抗战题材电视剧创作审思

2015-01-28 15:31:03 来源:中国作家网 周思明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其中许多经典作品已屹立于世 界影视之林。作为战争题材的一种,抗战题材电视剧在我国荧屏上一直久播不衰。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惨痛记忆和悲壮之举,更是一笔 文学、影视创作的宝贵资源,将中华民族这一段血雨腥风的历史以影像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认真创作出尊重历史事件、尊重历史人物的电视剧精品,是影视艺术家们 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风云儿女》《一江春水向东流》到五六十年代的《地道战》《地雷战》《野火春风斗古城》《敌后武工队》《小兵 张嘎》等,这些作品已成为镌刻在中国观众心中不朽的电影艺术经典。鉴于当前国际复杂动荡的形势和曲折微妙的中日关系,抗战题材电视剧创作更有其现实和历史 意义。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历史的、美学的框架下更有效地开采这一题材,真正将之转化为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的优秀艺术作品,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有价值的审美和 有意义的思想。

  风向的转变

  近年来,抗战题材电视剧出现了一些为观众欢迎和称道的作品,如《亮剑》《历史的天空》《敌后武工队》《血色湘西》《八路军》《我的兄弟叫顺溜》 《雪豹》《刀锋1937》《桥隆飙》等。这批作品在题材开掘上完成了从单一的以农村为主要抗日战场、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为主体的游击战争描写转 向国共合作联手抗战乃至全民族共同抗战的书写转型,从不同视角反映了全国人民在抗击日寇斗争中表现出来的英勇、机智、顽强和牺牲,讴歌了可贵的民族精神, 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但吊诡的是,随后播出的以《抗日奇侠》为代表的抗战雷剧,却出现了手撕鬼子、手榴弹炸落鬼子飞机、用比子弹还飞得快的绣花针杀敌等 严重脱离事实的桥段,戏说、解构、颠覆之风甚嚣尘上,神化我方、弱化敌方的创作模式愈演愈烈。这些“帮会传奇化、英雄超人化、日军愚笨化”的抗战神剧,将 一场民族劫难看成一出险象环生的游戏,忽视了抗战的艰辛,看不到一个民族被侵略、被蹂躏、被迫反抗的悲壮,更无法理解和铭记无数先烈惨烈的牺牲。

  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一些抗战剧却将抗日的历史简化为一种故事背景,把正义与邪恶、侵略与反侵略的较量悄悄置换成武侠剧、 偶像剧、娱乐喜剧、荒唐闹剧,使抗战剧成为了一个无人监管的“富矿”,什么人都可以以任何方式肆无忌惮地疯狂开采。长此以往,必然损害这一题材的历史蕴涵 和艺术价值。经过反思与调整,2014年的荧屏开始转变风向,推出了一批严肃表现中国军民抗日战争题材的电视剧。这些作品直面惨烈历史,重塑御侮英雄,致 力于拓展抗战题材电视剧的新境界。很多作品尊重历史,视野开阔,视角多元,特色各具,其表现与效果有着诸多值得总结和肯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