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提文艺的思想性,呼吁为疲软的艺坛进补思想的钙质,意在把那些被世俗功利和懒汉思维所挤占的思想空间还给文艺。重建文艺对思想的信仰,有 利于文艺在新的思想高地上去重新拥抱生活,寻求自身更新、更高、更宏大的突破。文艺渴望思想的滋养,就像沙漠渴望甘霖一样,是源自生命深层的追求。重新让 思想引领文艺的航程,需要文艺工作者不断增强理论的素养和文化的涵养,让创作与表演充盈着更加鲜活的时代精神、民族特色、家国情怀和悲悯意识;需要文艺工 作者积极投身改革与建设的火热社会生活,在喧嚣的生活表象中发现深层的力量;需要在轻松的写作、惯常故事和技巧的玩味中注入思想的深度和新意;需要在一味 地仿制和重复的潮流中多一些原创;需要在人性负面的展示中多一点深入的剖析和正面的引导,给人温暖的希望;需要在怀古的幽思中多一些对民族现实和未来进程 的关注;需要在个人私生活的自我抚慰外多一些忧国忧民的人文情怀;需要在追求创作的速度和数量时多一些追求质量的韧性和耐心……总之,就是需要仰仗思想的 穿透力,让艺术在波谲云诡的生活涌动中,做出深刻的发现,直抵本质的真实,给受众以警醒、震撼与冲击。
提高创作质量,提升文艺格调,离不开思想。思想有深度,文艺才有力度。正如罗丹所言: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 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发现常人所未见,需要深入的观察和思想的引领;而在常人常见中发现新美,实现艺术上的大突破,则更需要 以思想上的发现与突破作为先导。所以,如若没有思想钙质的补充,文艺的“软骨病”治愈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