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呵呵”一词哪儿来的?苏东坡损朋友发明

“呵呵”一词哪儿来的?苏东坡损朋友发明

2015-12-16 14:20:23

来源:华西都市报

 5e9c830c6738252.jpg (550×773)

修缮中的三苏祠

原标题:“呵呵”竟是苏东坡损朋友时发明的 写信常用

明年1月三苏祠即将重新开馆,在两年多的修缮时间里,三苏祠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馆藏资料进行了大量的梳理,居然在《苏轼全集校注》中发现不少书信里有“呵呵”二字,难道现在我们网聊时最喜欢的俩字居然是他老人家发明的?没错,在眉山的三苏文化研究院他们居然查找到了45篇含有“呵呵”的苏东坡文章。

出生于四川眉山的苏东坡无愧于一代文豪之称号,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900多年前的苏东坡是北宋时期的时尚达人和全民偶像。建筑师、工程师、音乐家、吃货和潮人……这么多的身份让苏东坡名噪一时,林语堂甚至在他的《苏东坡传》的开篇一口气给苏东坡罗列了19个头衔,他的许多发明创造直接影响到了900年后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如果世界上从没有诞生过苏东坡,地球照旧会运转,可是我们的生活还是会发生一些小小的改变,不是变好了,而是变得乏味了。

段子手

没有他我们都不会用“呵呵”聊天了

他不是岳云鹏,他也不是郭德纲,他是苏东坡,一位来自北宋的著名“段子手”!如今,网上行走,常见“呵呵”二字,当有人不知道该说什么时,就用“呵呵”两个字应急,它可以是率性默许,可以是保留意见,可以是偶逢知己的会心一笑,可以是发表异议前的情绪缓冲。“呵呵”,它代表的意义竟是如此善变。而“呵呵”二字苏老师则非常喜欢使用。苏轼留下大量书简,短则十余字,长则百字,内容是军国大事加上鸡毛蒜皮,更写有“呵呵”以资调味。

 1/7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 相关阅读
  • 法国文学家勒克莱齐奥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勒·克莱齐奥从夏鸣九手中接过奖章和证书。 佘治骏 摄  说到勒克莱齐奥,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近年来他与中国文学学术上的频繁交流,还成为了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名誉教授,10日,国家外国...

    时间:12-16
  • 屠呦呦领奖返京 个人传记热销

      12月14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顺利返京。第一部全面完整记录屠呦呦人生经历的《屠呦呦传》日前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还将推出日文版、阿文版...

    时间:12-16
  • 90后留学生出版欧洲游思录 用唯美文字讲妙趣故事

      “在北极圈遇见北极光,在丹麦寻找安徒生,在巴黎舞一曲探戈,在西班牙遇险,在匈牙利吟唱布达佩斯之恋,在爱沙尼亚寻找挪威的森林,在瑞典聆听小津安二郎的樱花物语……在路上,人比风景精彩...

    时间:12-16
  • 微反应研究第一人姜振宇推出“烧脑”新作《掌控者》

      新华网北京9月15日电(记者 王志艳)从象牙塔里的学者走上电视荧屏,姜振宇因与孟非等知名人士搭档《非常了得》节目而被观众熟知,他带火“微反应”一词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个称号——&ldquo...

    时间:12-16
  • 叶兆言:小说是虚构的艺术,是无中生有的功夫

      著名作家叶兆言(资料图片)  “对我来说,写作就是开始、苦熬、结束,苦熬本身就意味着写作。我不是个害怕寂寞的人,喜欢一个人独处。”15日,著名作家叶兆言接受了记者邮件专访,谈到了对创作等议...

    时间:12-16
  • "屠呦呦传"问世 出版方:屠呦呦其实不愿给自己出书

      14岁时,屠呦呦哥哥送给妹妹的照片。书中插图  屠呦呦11岁时与妈妈合影。  首部全面记录屠呦呦女士过往经历的传记《屠呦呦传》,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昨天,人民出版社政治一部主任张振明接受采访时透露,...

    时间:12-16
  • 2015年十大流行语出炉 “主要看气质”上榜

      今日,《咬文嚼字》杂志在官方微博中公布“2015年十大流行语”,“获得感”、“互联网+”、“颜值”、“宝宝”、“创客”、“脑洞大开&rdqu...

    时间:12-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