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作品中现“呵呵”字样
近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在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调查了解到,《与李公择十七首》、《与钱穆父二十八首》、《与文与可三首》、《与王定国四十一首》、《与赵德麟十七首》等45篇文章都写有“呵呵”。苏东坡曾给因“河东狮吼”出名的好友陈季常写信:“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呵呵。”意思是只要晚上睡得舒爽,写词只是小意思。该研究院研究室主任、中国苏轼研究会副秘书长刘清泉说:“‘呵呵’一词大多出自苏轼与友人的书信,和朋友聊天常常‘呵呵’一笑,其含义和现在差不多。他的‘呵呵’笑声,穿越千年时空,如今似乎仍然余音袅袅。”
工程师
没有他我们哪里去欣赏“苏堤春晓”?
如果你有机会去杭州旅行,千万不要错过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苏东坡36岁的时候第一次来到杭州当通判(职务类似于副市长)。他十分迷恋杭州的山水,觉得西湖比古代美女西施更美,便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绝妙好诗。可是过了15年,苏东坡再来杭州发现西湖长久不治,湖泥淤塞,葑草芜蔓,如此场面让摩羯座的苏轼痛心疾首。
1090年4月,苏东坡主持的治理西湖工程开张,用了半年的时间,当地出了20余万工,挖了25万丈土,把挖出的湖泥葑草堆积成长堤,堤上夹种花柳,形成了著名的苏堤,浚湖筑堤的工程由此告竣。为了保护西湖水质的清洁,严禁在湖中种植菱葑。从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的一道漂亮堤坝正式完工,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其命名为苏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