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叶兆言(资料图片)
“对我来说,写作就是开始、苦熬、结束,苦熬本身就意味着写作。我不是个害怕寂寞的人,喜欢一个人独处。”15日,著名作家叶兆言接受了记者邮件专访,谈到了对创作等议题的看法。他表示,作家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写出好作品,“所谓‘好作品’,就是要有新意、要让人回味。小说是虚构的艺术,也是无中生有的功夫”。
写作就是开始、 苦熬、结束:文字应尽可能干净漂亮
上世纪80年代,叶兆言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一直以来都拥有不少读者。近日,“叶兆言中篇小说系列”亦结集出版,颇受欢迎。不过,鲜有人知的是,在开始写作之前,叶兆言曾在工厂当过四年钳工。回忆起那段时光,他说,自己并不喜欢当工人,也不喜欢每天重复的机械工作。
叶兆言的祖父是中国文学元老叶圣陶,父母也都是老百姓口中的“文化人”。或许正是受到家庭影响,叶兆言热爱写作。成为职业作家后,他常常说,自己很幸运,一直能干喜欢的事情,天下事不如意十有八九,不是什么人都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我能以写作谋生,读者虽然不多。但我已经心满意足了。”叶兆言坦率地说,“为此,我常常存在一种感激之心”。
不过,写了这么多小说,“写作”到底是什么,叶兆言一时半会说不清楚。他言简意赅地把这个过程概括为六个字:“写作就是开始、苦熬、结束。苦熬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写作的乐趣。因为写作,因为苦熬,于是就有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