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消协过去一年接待的众多消费投诉中,家装类质量保修问题引发的纠纷和投诉一直居高不下。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家装企业规模偏小,手工作坊式经营较为普遍,不能给消费者提供一个有保障的消费环境。结合家装类投诉案例,消协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应注意质量保修问题,增强维权知识,明明白白消费。
签合同注意保修期
去年3月,市民小陈委托一家装修公司为自己的新房装修,双方虽然签订了合同,但并未在合同中约定保修期限。小陈入住八个月后,突然发现房屋多处面板开胶脱离。她赶紧通知家装公司来修理,对方却称家庭装修的保修期为半年,以小陈家的“保修期已过”为由拒绝。
市民郭先生很细心,三年前与一家装修公司签订了一份格式合同,双方约定房屋装修的保修期为两年。房屋装修好一年后,卫生间(卫生间装修效果图)水管突然漏水,他还发现墙面有些轻微脱皮,室内地板好像也有点起鼓变形。想到家装还在保修期内,郭先生立即拿着保修协议找到了家装公司。家装公司表示,愿意帮助补修,并拿出一份维修收费明细。郭先生提出,保修期内应该免费维修,家装公司解释道,保修期内不是所有项目都能享受免费维修的,除了规定的项目,其他项目都需要付费。郭先生仔细一看,自己家里的问题全部被列为付费项目,既然协议已签,他只好花钱维修。
家庭装修的保修期到底有多长时间?消协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建设部2002年5月1日起施行的《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第32条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两年,有防水要求的厨房(厨房装修效果图)、卫生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五年。消费者需要注意的是,国家规定的保修期仅为消费维权的最底线,如商家承诺延长维修期限,是对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一种保证,但必须以书面形式体现。
建材“三包”不具体
家装纠纷往往要牵扯到品类庞杂的建材产品,从市消协和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接待的投诉案例来看,大部分消费者反映的是装饰建材的质量问题。我市的家装工程主要有包工包料、部分包工包料、清包工等方式,而遇到问题时,在责任认定上商家相互推诿,给解决这类纠纷增加了不少难度。
家住颐和家园的孙先生近日正在装修,但是加强木浆壁纸(壁纸装修效果图)刚贴了10天左右,客厅墙面就出现了裂缝,他要求壁纸厂家重贴,没想到墙纸撕下后,里面的保温层全露了出来。孙先生找到家装公司,对方却以壁纸质量为由,否认工程质量有问题,争执无果,孙先生只好掏钱买单。
今年初,市民赵先生在市区某装饰材料市场买了60平方米的橡木实木地板,可前不久地板却出现鼓胀翘起的现象,赵先生认为是木地板的质量问题,要求商家更换,但经营者坚称受过人为浸水而予以拒绝。
很多建材经营者对消费者的问题不重视,主要是因为我国许多建材产品质量标准参差不齐,而且至今没有具体的“三包”规定。1995年发布的《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中,仅有22种建材产品被纳入了“三包”范围。镇江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有的消费者选购建材时会留意售后保障,商家看准这一点,为了尽快做成生意,就抛出各种口头承诺,如马桶(马桶装修效果图)陶瓷部分保修5年、配件终身免费维修、水龙头保修5年、淋浴房终身维修……类似的广告语,几乎在每个装修市场都能听到。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越是不容易坏的五金产品保修期越长,这是厂家的一种宣传策略,许多容易坏的产品或配件的保修期就不会这么长。
超过保修期该由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