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打折商品一样,“过度承诺”保修期限具有一定的诱惑力,但也有风险。市民王小姐2010年7月订购了一套橱柜,商家答应她两年内免费维修。橱柜装好后问题不断出现,并且出现问题的部位是同一个,“每次打电话去,商家都会很及时赶来维修,但同一问题却是反复出现。”两年的保修期就要到了,商家已经告知她,过了保修期再维修就要收费了。
消协工作人员介绍说,从市面上推行的建材保修期来看,橱柜、木地板、五金配件为1年,瓷砖为5年,涂料、洁具为3至5年。尽管建材没有具体的“三包”规定,但《产品质量法》和相关行业标准里,却有涉及产品保修期时限的条文。比如,《木质地板铺装、验收和使用规范》中,在正常维护条件下使用,自验收之日起保修期为一年。
如果过了保修期怎么办?消协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的《产品质量法》内容还不是很具体,要靠更完善的法规性补充。所以,为了避免像市民王小姐家中橱柜反复维修却又反复有问题,过了保修期还要自己付费的情况,消费者在签订装修合同时,最好加一条“如果保修期内在某部分存在质量问题,商家应该负责保修,而且重新办理验收手续,并从验收之日起继续保修两年”的条款,否则消费者很难追究商家的法律责任。(扬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