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两年半的中职学校专业目录修订工作近日结束。教育部5月12日公布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修订)》(以下简称新《目录》),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在新《目录》中,“核技术应用”、“公安保卫”等一些传统的中职专业消失了,同时出现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宠物养护与经营”、 “动车组司机”、“咖啡师”、 “彩铃编辑”、“房地产经纪协理”等时髦新专业,这些新专业无一例外,都与时下新兴产业紧密衔接。与原《目录》对比后发现,新《目录》的专业类从原来的13个增加到19个,专业数从270个增加到321个,新增专业85个,删除专业22个。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是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进行宏观管理的基础指导性文件,是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与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组织招生、指导就业,以及行政管理部门规划专业布局、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预测等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选择就读专业、社会用人单位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教育部有关部门表示,今后教育部将每三年对中职专业目录进行一次修订。
可问题是,这次位列目录中的专业,要是下次目录修订取消了,这个专业的命运就悬了 虽然教育部说,目录修订后,原专业还可延续以前的名称,可是由于目录具有重要的“社会用人单位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的作用,要是用人单位不承认目录之外专业,那学校和学生不就自认倒霉?
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确实具有为学校办学提供信息服务的作用,但是采取制订具有很强强制性的专业目录的方式却值得商榷。按理,学校开办怎样的专业、采取怎样的培养模式,应属于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范畴。而且,以职业和就业为导向,是中职办学的基本特点。要让这一特点得到体现,必须让中职有灵活的办学自主空间。只有学校有办学自主权,才能灵活地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以及每个专业招生的规模。而教育行政部门的专业目录,显然制约了学校的这种办学自主权,学校必须举办目录内的专业,却不能自主举办目录外的专业。
对于这次目录新增的时髦专业,笔者担忧的是,各地政府在规划中职、各中职在规划本校专业发展时,也跟风赶时髦,一时之间,很多中职 有可能包括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中职 都出现“咖啡师”、 “宠物养护与经营”等新兴专业,那这些专业的学生有可能很快难以找到工作。而由于他们所学内容专业性、职业性很强,就会出现明显的教育浪费。
国家教改规划纲要指出,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目前看来,政府部门还沿袭传统的行政方式和行政思维,特别喜欢行政措施、政策指导,而不太善于使用其他管理学校的方式。所以,推行教改,最重要的就是改革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思维,不然,教育新政也不过是新瓶装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