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陋的教室内 老师给六个学生辅导功课
碎了一块玻璃的教室窗户被学生用报纸糊住
坑坑洼洼的地面
学校的教学楼
学校的学生
放学后的学生们
本网讯(记者 刘蕾)12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刘塬村小学,映入记者眼帘的是用红砖盖就的破旧教学楼、坏掉的体育设施以及屈指可数的学生……
学校生源严重危机
记者来到刘源村小学时正是下课时间,学生做游戏活动的操场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孩子。学校老师告诉记者,学校现在学生很少,生源出现危机。现在每个年级一个班,每个班只有十几个孩子,最少的是六年级,只有五个孩子。
以前在刘塬村小学读过书的刘女士说,十几年前她上小学的时候学生还是很多的,那时候,她们年级有两个班,她的班里就有48个学生,整个学校有四百个学生左右。
据了解,刘塬村及附近有数百住户,每年有适龄入学儿童数十名,现在在刘源村小学读书的孩子占户口在刘塬村的适龄儿童的30%左右。
家长:孩子的前途很重要
现在,在刘塬村小学读书的孩子都是家里经济条件很有限或者外来的一些住在村子里的打工者。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学校,他们家住刘塬村,很多家长都是每天早上骑车将孩子送到东店子小学。刘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刘源村小学的环境太差了,冬天没有暖气不说,有的窗户都没玻璃。再说,现在都只有一个孩子,都希望孩子受到好的教育。东店子小学离村子也就一千米左右,教学楼什么都是前几年新盖的,各方面都比较好,所以哪怕累点,都要让孩子去东店子小学读书,毕竟孩子的前途最重要。
学校:学区的划分使生源流失严重
刘塬村小学的校长对学校的现状很无奈,她说,造成现在生源危机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学校的硬件设施太落后。教学楼是很早以前盖的,现在已经很破烂,水泥地板因为使用时间很长已经坑坑洼洼。课桌也是以前的旧课桌刷了新漆,坏了的话,老师自己用钉子修好。学校只有一台电脑,还是2001年购置的。体育设施只有单双杠和一个已经坏掉的篮球架。其次,是村民的错误认识。很多村民认为学校老师的教学能力不高,其实不是这样的。学校的老师都是正儿八经的师范学校毕业的,和市区小学的老师一样都归教育局管,在全市小学老师的素质考试中经常名列前茅。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区的划分。以前小学升初中都是按考试成绩择优录取,后来划分学区后,升初中就按学生就读学校的学区来升学。刘塬村小学属于商州区东郊中学校区,而和刘塬村相距不远的东店子小学属于商州区中学校区。学生家长自然想让孩子在教育质量更好的商州区中学上初中,所以都千方百计的将孩子送到东店子小学上学。再加上国家免除借读费后,给学校按学生人数进行财政补贴,这样一来,刘塬村的学生就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