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母亲的“宝贝计划”
为了让女儿走出自闭,刘慧芳制定了自己的“宝贝计划”:让女儿充分感受到自信。她经常带女儿上街派发传单、卖报纸;每个夜晚和周末,她们一起读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和《三国演义》、一千零一夜、唐诗三百首、成语故事、格林童话;效仿蒲松龄,让女儿在广场上和小朋友们讲故事、表演话剧。
有一次,刘慧芳给女儿请了一位教葫芦丝的老师,他们一起到广场上吹奏,其他很多小朋友走过来,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女儿。孩子在这种眼光里,充分找到了自信。
在培养女儿的过程中,刘慧芳合作出版了一本书《有种职业叫妈妈》。在该书的自序里,她写道:“对女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我最关心的不是她的学习和饮食,而是‘今天,她笑了吗’。”
两年来,刘慧芳见证着孩子一点一滴的成绩,教她画画,陪她做手工,游戏、学习,送她去学舞蹈、弹钢琴、学书法。孩子在母亲的感染下,笑容越来越甜,话也越来越多。
去年9月,刘慧芳送女儿到水果湖二小上学。孩子在第一天就在日记里写:“我想当班长”。现在,她虽然不是班长,但却有一个“重要的岗位”:图书管理员。每天负责关教室门、关暖气、监督同学们是否损坏图书等。
几年里,刘慧芳和女儿一起用手指作画,共同创作了中国第一部手印画四格漫画。6岁的女儿成为中国年龄最小的漫画作者。
【点评】
用刘慧芳自己的话说,中国很多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喜欢遵循约定俗成的东西。天空一定要是蓝的,云朵一定要是白的。殊不知,这样其实是在抹杀孩子的创造力。
张宁馨在画画的时候,总会把蝴蝶画得比花朵还大,问其原因,答曰“我画的是蝴蝶仙子”,然后小姑娘还会自己编出一个故事来。玩猜成语游戏时,妈妈总是猜不出,因为孩子说的很多成语是自编的。
这就是创造力,我们目前的教育最需要的东西。(记者翁晓波 骆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