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小教)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有的家长觉得已经完成了应尽的义务,那根关爱孩子的“亲情弦”也随之松弛下来,高考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一下子荡然无存,什么“营养餐”、“补脑汤”不复再有,甚至与孩子的交流也开始变得稀少。面对这骤然发生的变化,孩子的心理上很容易出现巨大的落差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长时间的备考冲刺,当孩子从考场上下来,已是身心疲惫,这个时候极需要家人的关爱。有的家长就忽视了这个问题,觉得孩子只是在考前累,在高考中才需要关爱,考后跟孩子的交流、沟通往往会变得比考前淡漠。其实孩子考试之后的心理负担更重,他们会小心翼翼地估计自己的考分,预计自己能进入什么大学,在茫然中等待分数和录取分数线的出炉,唯恐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在这段时间里,家长更要多跟孩子交流,鼓励孩子不要有任何的精神负担,多说一些“亲情话”来安抚孩子的心,让考前对孩子的爱继续延伸,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并不仅仅只是体现在高考的路上。
我住的小区里有一位母亲,为了孩子的高考办理了病退手续,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了一年之久。这位母亲精心照料儿子的一日三餐,有营养的药物、食品能用上的都用上了。在紧张的备考中,孩子的思想负担重,脾气也大。这位母亲一直逆来顺受,生怕影响儿子的情绪,对高考产生不利因素。高考后,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一下子淡薄了许多,尤其是当孩子没有考上他们期望的重点大学后,这对夫妇对孩子的态度更是发生了很大改变,只要面对孩子,不管是餐桌上,还是在外人面前,总是数落孩子不争气,枉费了他们付出的一番苦心,之前出门旅行的承诺也被无情的取消。考前考后的巨大反差,让孩子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高考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一道命题,但不是生活的全部。作为家长,不妨淡化一下高考的理念,如果绷紧了那根亲情的“爱弦”,那么在高考之后千万不要让它松弛下来,特别是在孩子高考失利最需要关怀鼓励的时刻,更要将这根“弦”牢牢绷紧,孩子心中那盏充满希望的灯,才会重新明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