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了,孩子们从学校回到了家庭中,本来这是孩子和父母难得的交流时期。但很多父母却忙着为孩子联系、挑选各种补习班、培训班。 应当说,暑假时间较长,利用点时间对孩子的文化课进行补缺补差也未尝不可。但问题在于,这不是孩子们暑假最需要的。因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孩子们身心疲惫,很有必要利用暑假放松心情,调整状态。有关人士认为,暑假孩子们最需要补的是 “亲情课”
有调查显示:独生子女业余时间与同学玩的时间最长,占百分之五十,与父母玩的时间最短,只占到百分之五,而自己一个人玩的时间占百分之四十。由于与父母缺少情感沟通,一部分孩子性格孤僻,自私冷漠,精神空虚,与父母存在隔阂,而家长则抱怨孩子不听话、不说话。
亲情是人最重要的感情,孩子的心理健康离不开亲情教育。但时下,不少孩子却认为父母对他们缺“亲”少“情”,如果孩子缺少亲情,情感就会“荒漠化”,心理就会失衡。任其发展,性格就会变得内向、自私、冷漠,甚至自卑、孤僻、偏执。如此一来,长大后如何融入社会?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因此,暑假之际,父母们不妨多抽出时间,耐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上一堂“亲情课”。有条件的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出去旅旅游,接触一下大自然,在休闲中体验亲情的可贵。通过交流,家长不仅可以了解孩子们在校的表现,还可以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孩子们的思想工作,使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成才先成人。暑假里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循序渐进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者把他们带到自己劳动的场所让他们体验劳动的艰辛,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不易和养育的恩情。暑假,孩子学习相对轻松,是补“亲情课”的最佳时期。因此,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暑假不妨给孩子补补“亲情课”。(小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