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合理规划谨慎决策
如今已经在所工作行业小有名气的郑先生,是考后即就业的人群典型。他喜欢新鲜事物,不喜欢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于是他大胆作出放弃学业直接就业的决定。现在,就业已4年的他已经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对于考后即就业,他发表了这样的感慨:“高中生固然拥有专业知识不足、综合竞争力差的缺陷,但根据不同人的不同性格,走向社会这个大课堂同样能学到很多东西,可以提前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
“短期内集中学习一项专业技能,并凭借自己的专业技术寻找工作岗位,不能不说是一种较受社会认可的方式。”某大型人资机构的调研人员严先生告诉记者,包括城市居民在内,中国人对“一技之长”基本上持认可态度。而福州一家学历机构的负责人则表示,通常一些提前工作的人,会选择在事业初步稳定之后,进行学历培训,特别是专科文凭、专升本文凭。“对于高三时无法去圆的‘大学梦’,这也算是一种补偿。”
专家提示,针对高中毕业即就业的人群,一定要多方考虑各项因素,了解职位需求。最好能够与学生家长共同商议决定,谨慎决策。
新闻链接
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6.71%
近日,教育部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数据出炉,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数为662.67万人,就业学生数为640.9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6.71%。其中,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三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为543.75万人,就业学生数为525.72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6.69%;技工学校毕业生数为118.92万人,就业学生数为115.18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6.9%。
统计数据(不含技工学校)显示,406.17万毕业生选择到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就业,比例占就业学生数的77.26%;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数为70.2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3.36%;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数为49.31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9.38%。虽然2011年去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增加,但是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比例与2010年相比有所减少;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人数和比例持续增加;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数及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比例与2010年相比有所回升。
根据就业产业分布情况来看,从事第二产业的毕业生比例和2010年相比有所下降,从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毕业生比例有所上升。相应的,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也显示,到2011年底,第三产业就业人员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第一主体。
和2010年相比,更多学生毕业后都在本省(区、市)工作,异地就业的毕业生数及比例都有所下降。通过学校推荐的方式实现就业成为更多毕业生的选择,通过中介介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有所下降。总体情况来看,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比2010年略有提升。(网易教育频道综合 )